好奇媽媽自出娘胎,一學會說話便很好奇,經常問長問短。 自從兒子出世後,開始對這個小東西很好奇! 對如何教育這小東西非常好奇!小東西盡得乃母真傳,對世界極之好奇! 這個網誌,便是把我對世界的好奇與觀察,記錄下來。
2021年9月30日星期四
大學中的童年
2021年9月29日星期三
江誥綸
今朝看到這條新聞,13歲的江誥綸成功跳級入讀城大智能製造工程。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070776/?r=mcsdfb
先看看留言,不出所料,又是酸葡萄的多!不是罵阿媽催谷,就是可憐人家沒有了童年。其實人人智力水平也不一樣,家家情況也不同,未了解清楚前,唔可以咁武斷。好似何凱琳咁,她當年跳級可能只是想節省學費生活費減輕父親的負擔,佢父母是草根階層,肯定冇催谷亦不懂催谷。不能一見人跳級就有「定論」啦!😌
我最後也留言恭喜他,因為一個恭喜他的人也沒有!😅😅😅那我便做第一個吧!
外人看熱鬧,內人看門道。
身為跳級生家長,用專業角度分析一下,我認為13歲入大學是急了一點。
從什麼事實得知「急了一點」呢?成績不夠好呀,江同學只拿了三個A,一個A*也沒有。A其實是大約75-85分已經拿到,只要他讀多一年,應該可以拿到3A*的了,拿A其實是讀得未夠熟。他其實才中五畢業,假如中六畢業才去考,應該可以入到三大,現在只能入城大。
13歲入大學和14歲入大學沒有太大分別,但入城大和三大是有一點分別的。他讀的科目也不是城大的重點科目,值得為節省一年時間而放棄更好的大學和更好的科目嗎?
不過我發現他頗厲害的是 ielts 拿8(媽媽是英文教師啊!),這反應了入讀後面對的困難將會不大,英文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例如兩年前用DSE入科大的徐文鴻也是13歲,入去後因為英文不夠好而讀得很辛苦。
13歲入大學最大的問題是拿好城績,因為香港的大學不是只集中在專業科目的,還要修很多人文系的科目的。資優仔的強項是理科,考Gce a level 可以完全避開人文系科目的,但入到大學後就唔得,某些學科必定是人文科。
人文科要求發表很多思維性的見解,要識洋洋千字去吹水才可以,以我對13歲男孩的認知,就算智力有150也未必搞得掂,因為這些思維性的見解不同數裡化,它是和生活經驗相關的,他才13歲人,有很多心路也未走過,尤其相關「性」的議題,對他來說是一項挑戰,想當年沈詩鈞讀浸大,11歲時,就要寫相關「社會與淫亵」的功課,實在無從下筆。
這亦是為什麼我們安排孩子16歲才入大學的原因。因為16歲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可以有能力讀非理科的東西,綜合成績會更好,入了大學後,如果綜合成績不夠好,又會影響讀碩士和博士的機會!
假如讀不到碩士和博士,大學畢業時才17歲,這個年紀找工作也困難,相信大公司或正式職位不會請。整個人生路線的設計似乎都不太合理,進不可攻,退不可守。
不過,江同學長得十分高大,樣子也特別成熟,ielts 有8分,可能有過人之處能挑戰成功!💪💪💪
如果不成功,可以在大學期間慢慢讀多一年才出來工作。當年何凱琳雖然14歲入了大學,但最後畢業時也和一般人一樣,因為她讀唔掂醫科轉讀心理學系,由 year one重新再讀過。讀醫科不止是要考試叻咁簡單的,要做手術需要很高的心理質素及動手能力,要與病人溝通更加需要心智成熟,所以讀醫不且跳級。跳級生適合讀純理科。
P. S. 睇完江太見記者的影片,覺得她很直率很勇敢,直接批評香港教育制度偏心 Sen, 忽略資優兒。👍👍👍
後記:
原來大學可以安排跳級生先讀理科,到大三大四比較成熟才讀人文科。
尷尬
2021年9月28日星期二
大腦的糧食:故事
我兒子成熟懂事嗎?
2021年9月27日星期一
英國糧食危機
膽色丶國力丶女英雄
2021年9月26日星期日
自製麵筋
之前在廣州吃麵,發現他們會落一種叫「麵筋」的東西,我們廣東人好像比較少吃這種東西,除了打邊爐有出過下場。
但我覺得這種東西又幾得意,好彈牙!於是我便去拼多多買了麵筋粉,自己試下做。
樣子細細包,但又真係足 500g喎!500克大約十元吧!
原來又叫烤麩。
200g麵筋粉+250g水+2g酵母+少少糖
搓揉後等發酵至兩倍大。
上鍋蒸20分鐘,不開蓋焗15分鐘。
變成了這樣子。
剪開便成了這樣,可以有不同吃法。
可以用叉燒醬焗便成素叉燒(做素叉燒一般不加酵母,因為叉燒中間沒有氣洞),咖哩醬煮變咖哩齋。
今日我拿來炆豬肉,中間的氣洞可以吸收豬肉汁的味道。
一會兒,淥個麵條,這就是我們的午餐了!
節目推介:無窮之路
2021年9月25日星期六
官津小學的優點
UST information day
真假病人
昨晚看了小烏說案的一個真人真事:
內容是說一個史丹福大學的教授做了一個實驗,派8個人混入精神病院之中,看什麼時候被識別出來。
結果很恐怖,8個完全沒有被識別出來,無論這八個人如何告訴他們自己沒有病,也出不來,日日被迫吃大量精神藥,而且無論做什麼正常行為都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
後來那個教授終於在律師的幫助下以「病情有好轉」而放了出來,出來後,他寫了一篇震驚全球的論文:精神病房裡的正常人。
我們香港有沒有這些情況呢?當然有。
香港這邊,當孩子幼兒期就開始被貼標籤了,有人活潑被說成 adhd, 成績差是 add, 成績好但不合作是阿氏保加,成績不好又不社交叫自閉症。
識得有一個小一的小朋友頑皮和打人,學校轉介,便成了 adhd患者,要食藥,之後過了兩年他又再打人,成績又差,醫生又加了自閉症給他又再加藥。總之最後他什麼病都齊哂,藥也吃了頂量,但依然會打人,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病,只是無家教。
影片中小烏說,每一種病,藥物越多,病情就會變少。只有精神病,越多藥被研發出來,病人就會增加。
影片中也說,那八個參加實驗的人,被狂貼標籤之後,久而久之,連他們的家人也相信他們有病,連他們自己也會做出有病的行為來。這個不難理解,叫「羅森塔爾效應」嘛!
所以,很多被認為「有病」的孩子的家長,慢慢也深信自己的孩子有病,家長相信了又影響孩子相信自己有病,孩子自己也以為自己有病自然表現出有病的情況出來。
以前幼稚園時有一個同學,和我兒子玩,人人都爭住扮消防員,他最喜歡扮被救者,扮受傷七情上臉。他和他的母親都喜歡扮演受害者,總之自從有老師「發現」那個孩子有自閉症後,兩母子演得不亦樂乎。
世界上,總有人願意被當成有病地去被同情嘅!就好像影片中說,很多人沒有精神疾病,但為了逃避兵役,就進去了。😅😅😅於是,身在精神病院的教授,竟然有病友跟他說:「我知你沒有精神病,你到底是記者還是教授?」
🤣🤣🤣
P. S. 香港有很多資優兒童也「被」自閉/adhd了。有一回蘇菲雲博士發現朋友的孩子是資優,朋友說:「但我已送他上自閉童學校十年啦喎!」😅😅😅
2021年9月24日星期五
佛與牛屎
宋代文人蘇東坡,才華洋溢,堪稱文壇上的奇葩,
他有一個相知甚篤的方外之交「佛印禪師」,
平時二人在佛學、文學上總不忘相互切磋,
但每次老是讓佛印禪師佔盡上風,
蘇東坡心裡總覺不是滋味,
所以百般用心,想讓佛印下不了台。
一天,兩人相對坐禪,
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
「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
「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
此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
「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
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
「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阿彌陀佛!」
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
「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
蘇小妹聽完原委,卻不以為然地說:
「哥哥!你今天輸得最慘!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
而你心中全盡是污穢不淨,把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這不是輸得很慘嗎?」
蘇東坡手拈一拈鬍子,黯然地同意蘇小妹的看法。
******
此故事的喻意是:你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看人家就是怎樣的。
我也經常看其他人極盡豪華的生活照,有環遊世界的,又有人曬自己的另一半讀完博士了,又有人曬結婚週年老公送的名貴禮物,又有人曬女兒琴技,有人曬自己很多 friend,有人曬廚藝,甚至有人曬身材,各式其式。
你猜我有什麼感覺?答案是,替他/她高興。
妒忌心重的人,看什麼都覺得人家向他/她炫耀的,就像蘇東坡看佛印像牛屎。而沒有妒忌心的人,看什麼都不覺得人家向我炫耀的,就像佛印看到蘇東坡像佛一樣。😌😌😌
如果我身邊有人像以上新聞中的港媽那樣,有個了不起的兒子,我會十分開心,因為有人可以請教。記得兒子小時,我看到一個blog, 那個孩子和我兒子一樣大,但當時四歲已學會加減乘除及份數,參加了很多比賽,獲獎無數,其他中丶英丶樂器全部大超前,我不知多開心。我兒子大部分的數學學習方法,都是在那裡偷師回來的,雖然對方已盡量不讓人知道教的過程,只展示結果,但我憑推理還是學到不少。
後來遇到有人問我幼兒數學要怎樣教,我就 send他的影片給發問者看。不過不知為何,好像見鬼一樣,只有我看到她怎麼教,其他人只留意到那個阿媽很催谷之類的事,完全錯哂重點。
這個可能與f和t是有關係的,f型很容易只留意到「人」,而我t型可以完全忽略那個阿媽,她是否催谷關我鬼事咩,我最重要的是看出她教兒子的「方法」。
所以,你自己是怎樣的人,就看到怎樣的東西囉!每個人都只會關注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每個人都以己之心度人。😜
P. S. 別問我那個孩子是誰,因為她已上鎖了 blog 及 YouTube, 我現在也看不到。
2021年9月23日星期四
擾民政策
最近香港出了一些擾民的政策,例如垃圾徵費,好端端的搞什麼垃圾徵費,這樣會搞到全港都沒有垃圾桶,很不方便。
我去台灣旅遊時就發現他們全省都沒有垃圾桶,垃圾一定要自己袋住回旅遊車才掉,又或者酒店內掉。我老公說,看新聞知道台灣的渠經常塞,因為自從垃圾徵費後,有人將一些垃圾打碎放入厠所沖走。🙄🙄🙄這樣導致渠道維修成本增加,也不知道台灣為什麼要搞垃圾微費,更不明白香港為什麼要跟風,香港政府那麼有錢,我們每人有六十萬在卜街正苦手上,竟然還要打劫我們每月三十元垃圾費!!我寧願就咁豪三十蚊俾正苦,麻煩佢維持而家咁,擺返D垃圾桶在街,方便我們市民。
咁嘅垃圾議案,居然在垃圾會通過了!
昨日又見到一個擾民政策:
「教育局將於下學年推行「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開放予將應考明年文憑試的中六學生參與,讓具特殊或多元才華的考生,在學校推薦下獲大學直接錄取。
提名期為今年10月6日至12月8日,每間中學可推薦2名在個別學科、範疇具有特殊才華及興趣的學生參與計劃,每名獲推薦的學生可報讀一個參與計劃的指定資助學士學位課程。
參與計劃的大學將會為所有獲推薦的學生安排面試,並於明年文憑試成績公布前,向成功申請的學生發出「直接錄取」通知。」
我初收到時也覺得好像OK,但細思之下覺得也是十分擾民。本來好端端的就是努力考好公開試入大學唄!
但現在為了有機會,每間中學手上都有兩個名額,為了這兩個名額,要當「三好學生」才行了!怎樣當?夾住尾巴做人囉!唔好唔聽班主任話囉!你唔想參加課外活動?班主任話唔得喎,咁你快D去參加。學校派你去比賽?當然要去啦!至於你鍾唔鍾意,唔重要。
暫且相信冇校長會將名額用來推薦自己親朋戚友。
馬來西亞博友說,他們的保送額是留給國家專才的,例如國家隊運動員,香港冇可能一間中學出兩個國家隊囉!
So, 此乃擾民政策也!
不過講起擾民政策,澳門正苦都唔少,例如而家話想全人類都要學樂器丶藝術和歷史,以提高澳民質素。🙄🙄🙄直至高中,這些都是必修科喎!仲未正式落實,如果正式落實,咁同扼殺理科人才有乜分別。唔通學野唔使付出時間嘅咩?練一小時琴就自然係計少一小時數架啦!李玫瑾
2021年9月22日星期三
藏馬原來是 infj
不怕同桌是學霸
不懂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