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星期二

超媽46 Intp型的孩子怎樣教?

要了解intp(學者型)孩子怎麼教,第一步就要先了解他們適合做什麼專業。因為我們教孩子,其實都是希望他/她將來能自食其力罷了!

我認識一個intp, 她有一份很喜歡的工作,是做程式設計員的,這份工作只須動幾隻手指頭,其他什麼都不動就動腦,不斷思考和邏輯推理,她實在太適合這份工作。

再舉一個大家都識的intp, 就是王菲,你有沒有發現她不喜歡賺錢?那麼紅就退下來了,她自己也說:「可以不做我就會立即不做的了。」她跳舞是不行的,她很靜態的,只是憑天生一把靚聲,所以她是娛樂圈的異類,她不適合娛樂圈的。

還有一個最出名的intp, 就是愛因斯坦,他做什麼工作,大家都知道吧!

總結,intp只適合動腦不動手的工作,他們最適合做科研,教育,程式設計,甚至家庭主婦,他們不喜歡賺錢,但明白錢的重要性,所以一賺夠就會離開,除非那份工是科研,教育和程式設計,否則一賺夠就會退休。

好了,言歸正轉,如何教育intp?太簡單了,給他讀書,因為他們只適合不用手只用腦的工作,如果他們讀唔成書,冇嘢啱佢做。偏偏他們習慣臨急抱佛腳,這種態度很容易上不到高等教育,因為基礎不夠好,所以如果你有intp孩子,要虎媽一般對他/她。

我們intp, 實在太需要人推一把,否則會像浮游生物般發呆。

2019年4月29日星期一

模式轉移能力

阿仔說:「Don't make the doll bigger than your daughter!」

我問:「你講咩呀?」

仔答:「即係『妹仔大過主人婆』囉!」

我很疑惑:「idiom來的?」

阿仔說是。

我想了一想,覺得唔對路,問:「你自己作㗎?」

阿仔很開心地答:「係呀!!」

**********
以上是兒子最近講的趣言,我舉這個例是解釋一下什麼叫「模式轉移能力」。

題外話,如果不喜歡看我吹捧自己的孩子,但凡「家有資優兒」這個分類題目下的可以跳過不看,不過手機版好像看不到分類標題的,網絡版的文章有不少我已進行分類,大家想集中看同類題材的可使用網絡版。

回到「模式轉移能力」這個話題上,我從兒子很小已發現他有這項能力,應該是天生的吧,但我一直以為每個幼兒都有這個能力的。例如兒子很小就能「自通」拼音,兩歲就能將英文句子讀出來,原因是我給他大量的英文字看及讀,他就看到當中的規律並應用出來。


兒子4歲10個月時,為我第二句的「一智能破萬年愚」加了一橫,成了「二智能破萬年愚」,他說「千」對「萬」,「一」自然是對「二」才對。當時他只是四五歲,剛學會看中文書,但他怎麼會有這個「對對」的概念呢?他是從何觀察得到這一回事呢?

後來他學歇後語的時候,又作了幾句歇後語,例如「食水飲冬瓜:調轉了」,「關公飲酒:紅上加紅」等,真的和真正的歇後語很像。後來他愛上了爛gag, 經常都會作一些。

今次他作的idiom像真度更高,我幾乎就中計了。

如果他那句是don't make your maid bigger than her master, 我會立即發現不是idiom, 但他轉移了,用doll和daughter.

Idiom經常都是這樣的,例如我們中文的「牛唔飲水唔㩒得牛頭低」,idiom中的「牛」會變成了「馬」,you can bring the horse to the riv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s!

有沒有人告訴我,到底其他孩子是否也有這種能力?如你孩子亦是這樣,可留言分享。



固化心態是怎樣的?

擁有「固化心態」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一)經常看和自己觀點一樣的書

Bill Gates一年看五十本書,其中他認為最需要看的書是那些和自己觀點不一樣的書,他會花更多時間仔細讀那些書,很明顯,Bill Gates是擁有成長心態的人。

而固化心態的人也看書,還可能看很多,但都是和自己觀點一樣的書。重複看和自己觀點一樣的書,其實是一種自戀行為,不是一種學習。

有一本書,我很喜歡,但我沒有買,甚至沒有借回來看,那就是陳美齡的書,我在書局從不同的頁數抽看,基本上找不到任何一個我不認同的point, 就像是我自己寫的一樣,那我看來干啥?不過我經常推介別人看,因為別人的觀點未必和她一樣。

(二)經常因為別人不贊同自己觀點而生氣

為什麼會有人因為別人的觀點和自己不一樣而生氣呢?很簡單,因為她覺得自己是絕對正確的,這是一種固化心態,錯不了!

(三)容易妒忌

妒忌即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這肯定是固化心態。見到別人比自己好應該開心才對,因為有一個學習的對象。

(四)經常以「教導者」自居

我從不敢說自己有資格教人怎樣做,我只是會「分享」我的看法,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一定對,我認為我這種是成長心態,但真的有些人是很喜歡教人的,例如我阿媽,自己煮餸難吃死了,還要教我99煮,又教我老公炒股票,教我怎樣教仔,這些全部都是她的弱項,她偏偏要「把你教好」,她還會把係人都知的東西說完又說。

(五)對比自己差的人特別感興趣

上面說的看不得人好是嚴重的固化心態,而對比自己活得差的人特別感興趣,也是一種固化心態,只是輕微一點而已。還有人特別喜歡研究比自己孩子蠢的孩子,對他們的事津津樂道,這亦是一種固化心態。

(六)只喜歡講,不喜歡發問

和固化心態的人談話,她就是會不停講自己的觀點,還很喜歡告訴你她喜歡什麼什麼,討厭什麼什麼,每句開頭都是我我我,從不聽見她問一個「你」字。拿自己的whatsapp記錄來看看,是否句句都是陳述自己的事,問都不問人家怎樣?看完,你就知道自己是一個有沒有固化心態的人。

(七)事事拖延

事事愛拖延的人應該是不曾想過自己要進步的,所以拖延也是一種固化心態。

以上是我的觀察,不知道可有遺漏?

2019年4月28日星期日

成長型的心態比聰明重要

在此blog講了這麼久的 mbti, 不知道你們會否有某些觀念形成了?我認為有一個觀念是要特別留意的。

請不要以人格區分智力。

人聰不聰明和性格沒有關係,就像esfj型的克林頓,智力是160以上的。esfj型基本上是最難發展成聰明人的性格之一,郭靖就是這個型的。但克林頓偏就是有160以上,你說用人格區分智力是否完全不準?

可是,性格是會影響後天發展,所以某些型格的人的確會容易出現高智商的情況,那是因為性格影響命運,不是因為天生聰明。

舉例:i的性格容易比e聰明,因為i的人容易坐定定看書,e的人喜歡出去社交,所以讀書的時候,i型專心一點,面試的時候,e型着數一點。很e的孩子就是靜不下來專心讀書,但將來工作,e型更懂與人打交道。

N型容易比S型發展得聰明一點,因為我們的專上教育考的是分析,如果考試考的是臨床實驗,可能S型更高分。總之,讀書時N型着數,出來工作是S型着數,當然,看你做什麼工作,但如果我是老闆,我定必請S型的,他們動手能力強,我出錢請人回來是想他替我做事,不是想他來教我做事。除非我請教師來教學生,否則我不請N型的人。

T型比F型容易發展得聰明一點,原因是做決策用理性的角度去考慮一定是比較好的。

J和P對智力沒有影響,J型堅毅,P型靈活,各有各好。但現實生活中,突發的情況很少,所以一定是善於計劃的J型得到更多。舉例:我們考試的時間是固定的,題目是有路可捉的,J型多數是準備好了才去考試,他們一般都贏。但間中有些年份不按套路出題,P型可以立即想出應對方案,P型就勝出了,J型在這種情況下會呆在當場。但現實生活就是,通常不會有什麼大變動的,九成半的東西都會在預算之內,如果你的預算包含contingency plan, 那基本上是萬無一失的了!

我的型號發展成聰明人的機會比我老公高頗多,但現實生活中,他就是樣樣事都做得比我好,甚至可以養起我。我的聰明只應用於,有一個新的機器買回來,大家也未接觸過的情況下,我一定會比我老公學得快,無論任何新東西,我都學得比他快,例如淘寶吧,如果冇我教他,他是很難自己學得識的,而我是自己學識的,但一旦我教會他之後,他就不停重複練習,現在比我用得更好,他可會找出很多優惠卷,我就不會了!

All in all, 人是否聰明真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成長型心態」,這種心態的對立面叫「固化型心態」,如果有成長型心態,無論學得快學得慢,最終都學會了,學得慢的反而會越做越好。但當一個人有「固化型心態」,覺得自己已經是最好的了,進步就會停下來,最後都被人追上了!

2019年4月27日星期六

很忙的復活節假期

今日是復活節假期的最後一天了,這個假期很忙。

大家都知道我是「不考不閒」的作風,復活節假期是我兒子的學校唯一一個真正的假期,因為假期後沒有考試。學校其他長假期後都是要考試的,我們必須分心去温習學校的課程。學校的課程很淺,但成績好的同學都温得很熟,所以我們被迫也要温得很熟,否則就少少失手都退好幾名,尖子的角力是相差很少的。

很多人覺得學校的教育很重要,而我其實每一刻都覺得學校的教育是綁手綁腳的。已經學會了的東西還要重複學到很純熟,這樣學習就不有趣了,試想想,你喜歡同一本小說看十次,還是十本小說看一次?就算多精彩的小說,還是看一次的好,看十次之後就由喜歡變成討厭了!

言歸正轉,我們今個假期做了什麼?其實是集中學習中學數學而已。現在我們已選定了理科,亦判定了兒子的個性適合走專家路線(應該是科技方面的),這些都已經過反覆觀察、思考及驗證,可以肯定的了。

既然已有明確目標,就全部行為都向住目標,和目標沒有關係的東西都不再投放時間。

孩子幼兒期的學習是越廣越好的,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是那一種人,必定要樣樣都接觸一下,發展一下,看他在那一方面有天賦。但當去到高小至初中,其實應該是看得出來的了,當已經知道答案,就不要再開幾十瓣東西,這樣學一點那樣學一點,這樣最終會一事無成的,要將精力都集中在強項之中。

我算是好運了,兒子的情況簡單,他就是適合讀書的,那就讀吧!如果兒子是走藝術路向的,做明星的材料,做法又不一樣。假設我兒子是當演員的材料,我就部署他入北京戲劇學院,我真的是會這樣做的,我絕對不會迫他走不適合自己個性的路。

生兒子和女兒不同的地方是,男的最怕入錯行,女的最怕嫁錯郎,所以職業路向要小心選擇,否則成世人對住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比死更難受。

2019年4月25日星期四

英語詞彙量與學習方案


昨日看了哥倫布的新影片,片中提及,如果你本身的生字量是3700個以下,就應該繼續背生字,如果是3700以上,就應該用immersion的方法輸入生字。

問題來了,到底阿仔是3700以上,還是3700以下呢?

我覺得是3700以上,因為我在他BB時,起碼教過他2000個字,再加上這麼多年了,日常生活累積應該有3700以上。但老公極力反對,認為沒有這麼多。

於是,我們唯有面對現實吧,去做網上測試,結果:


如果大家想知道自己的英文識字量可以去測下:
http://testyourvocab.com

我都測咗:


如果你測咗出來,成績比我好,唔使招積,因為這個不是不變動的數字,我努力學習,下年分分鐘勁過你!哼~

如果你測出來差過我,唔使唔開心喎,努力學習,下年可能勁過我!

記住,這是一個會改變的數字。

To conclude, 我和阿仔都適合用immersion的方式去學新的詞彙。

2019年4月22日星期一

超媽45 Tj型的孩子購物

阿仔上次比賽獲得兩張三聯書卷,價值區區四十元。於是我帶他去三聯自己買文具。平時文具通常是媽媽買的,今次我強調這是「你的獎金」,要他自己做決定。

兒子很喜歡拆筆,當見到他拆人家的筆時,我有點緊張,後來知道他是有必要這樣做,而且很快就還原,不會弄壞人家的東西,我才放心。

他解釋我知,筆芯的厚度相差其實很遠。大家看看第一張相和第二張相的差別就知道了。

這支筆芯薄過第一支很多啊!

然後兒子又對比一下墨水的高度,大家看看,兩支都是新筆,但相差頗遠。

經阿仔反覆比對,阿仔選了四支籃筆,其中三支是同一模一樣的。紅筆是我選的,因為家中沒有了紅筆。


告訴你,如果是我選,一定是支支都不一樣,因為我喜歡試新東西,分分鐘每隻色都不一樣(例如不同程度的藍)。

但阿仔的選擇是「最好的」,他經過比對認為這一隻牌子墨水最多,用得最久,而這隻筆有不同程度的藍,他只選最正藍的,三支都一樣,因為他說另外的藍不合老師的要求。如果是我,我又會選不同的,搏下老師唔話我。

看一個孩子自己做決定,真是會觀察到很多東西,我沒有給意見,就是一直觀察兒子,我更肯定兒子是TJ型的沒錯,他做決定是憑數學概念做的,比較墨水量,是數學來的,而J型是會重覆最好的選擇的,我雖然也是T型,但我是P型,喜歡變化,我會選第一至五位我認為最好的,不重覆。

試下帶你的孩子去買筆,觀察一下,如果他很容易受顏色和筆的外型影響而做決定,而且不從實用的角度去選擇,他應該是f型的了。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身高體重走兩極

前幾日阿仔代表了學校參加一個什麼「學習能力比賽」,我們當是去玩,結果阿仔那組拿了冠軍。

其實拿冠軍不是撞彩的,學校派出了四組,仔說他那組全級頭十的比例最多,簡單說,他入了那組是強隊,鬥「學習能力」,其實是智力遊戲,和成績是正相關的。

自從沒有乘校車後,很久沒有見過仔的同學了,那天真是難得一見。有幾個我認得的同學,已一至兩年沒見過,我發現「他們矮了」!

不是真的矮了,是長高得慢,有一個孩子叫小王,他是細仔,細我仔半年,所以一直比我仔矮半個頭,現在好像矮一個頭了!另外有一個從小一開始,大家一齊去比奧數的,原本和阿仔一樣高的,只是很瘦,現在仍然很瘦,還矮了阿仔一個頭!

大家不要以為是我仔長得高,他在人群中的高度是中間(那天全是五年班的),只是那兩個同學長得太慢。

又再一次證明,瘦小的會更瘦小,高大的更高大,相差越來越大。最高和最矮的走了兩個極端,很可怕!

我在此這樣說,不是想孩子瘦小的家長難過,是提醒家長要盡早「行動」。

你可能會問,孩子長得矮小,我們可以怎樣啊?不對不對,你應該是問自己還有什麼未做才對,只管做就好了!宵夜有吃果仁和飲奶嗎?睡前有拉筋嗎?睡眠時間充足嗎?有keep住吃鈣加D3嗎?

有一個博友看完我兩年前寫的,她立即「行動」,使用我的方法,就是吃飯開卡通片給孩子看,頭一半是孩子自己吃,尾一半是媽媽「塞」入口中,孩子看得投入,就不知不覺吃多了,不到一年,那個孩子立即由馬騮仔變成肥豬仔,健康院說要減返2Kg才標準,這個時候減返啲又唔會難,所有事都由被動(去街就俾人話個仔瘦小)變成可自已控制了,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你可能會覺得,都小學生了,還要餵飯很醜醜,事急馬行田,不要拘泥於這些「面子問題」,自理能力可以一天內改變的,但身高體重一旦進入惡性循環就很麻煩,所以唔理三七二十一,可以做的都做!生得矮小是一生一世的「大事」,不是一件小事,不要等什麼「發育」呀,胃口大開呀,女孩一來經就不長高了,男孩還有點指望的,但他要真的不長高,你就沒有時間追回來了,把握時間take action。

今晚最冷已是我心間

前晚講故事俾阿仔聽,講到.......

蘇麻拉姑問伍次友:「你為何不要求皇上將我獎給你?」

伍次友說:「因為我看得出皇上也很喜歡你,他是天子,我怎可以跟他搶女人?」

蘇麻拉姑傷心欲絕......

聽到這裡,阿仔突然彈起來,唱了兩句:「身邊 呼呼北風 都不感覺到冷,今晚最冷已是 我心間~~」


我O哂嘴囉!因為他只是聽過這首歌幾次,想不到他竟然可以唱到出來囉~他記音樂和歌詞的能力不錯喲~

BTW, 呢首歌送俾鄭秀雯就最啱啦~今次真係心都冷了!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劃清邊界


在Facebook見到有個朋友這樣寫。

有人可能覺得,如果朋友跟你一起哭一起笑,就是真正的朋友。

而我不否認這是一個很好的朋友,她提供了情緒支援,對情感型的人來說,情緒支援特別重要。

但我覺得,兩個情感型的人,你為我傷心,我為你傷心,兩個人結果什麼都沒有做過,問題也沒有去解決,將那些東西說完又說,十年後依然為同一件事而煩惱,人生就這樣浪費掉了!

你可能會問,你怎知道她們沒有去解決問題?她們互相安慰之後,下一步是一起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呀~

根據我的觀察,這種類型的人只有不停製造問題,拖延問題,從不解決問題。看官想想,如果朋友來告訴你苦況,你就傷心,這樣的人,人生有可能不苦嗎?明明那是朋友的事,她就投入了自己的情感,這樣咪好唔得閒?你以為她只會為一個朋友傷心嗎?錯錯錯,這種人連乞丐都關她的事,阿豬阿狗的事都會攬上身的。

我見到,身邊有人供自己的姨生姪子上大學的,氣得自己的子女暗生恨意而不自知的。雖說是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上不了大學,如果上到必定供自己的孩子,但那筆錢難道就不能留給自己的孩子做生意嗎?那筆錢她不是借給姨生姪子,是付給的。現在年老了,姨生姪子千謝萬謝,但就不會供養兩老,而自己的孩子也不供養,因為心中有恨,除非發咗達,否則,你兩老自生自滅吧!

做人要將界線畫清楚一點,人家的事就是人家的事,自家的事就是自家的事,每個人都應該要好好處理自己的事,不要搞一大堆東西出來要人來同情,也不要像救世菩薩一樣去普渡眾生,明白自己只是一個凡人,能理好自身,已是萬幸。

畫清界線,就是想清楚問題,不要做「與身份不付」的事。

舉例:
這條問題,你會怎樣答?

絕大部分留言都是教樓主如何俾 山埃貼士那個隔離抄,但這個才是我認為的滿分答案:


這個人很清醒,界線畫得很清晰,如果對方不是朋友,就直接給他一個臭臉,對方就怕你了。如果對方是朋友,大方給他抄,然後提醒他下次要早一點温習,幫得一時幫唔到一世,朋友唔識功課,主動教他。

當事情發生,要界定清楚對方的「身份」,當思考清楚,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



2019年4月15日星期一

你永遠不夠好

記得我初出茅廬時做過一份工,是幫樓宇發展商做宣傳的,我當時是sales助手,那天和一個sales姐姐一起在地鐵kiosk工作,我見她盡責地推廣及留下potential clients的名字,收工時:

我說:「你今日收穫都唔錯啦,留了咁多個名。」

她說:「千萬唔好咁諗,公司永遠都覺得我們唔夠好㗎!」

她的說話如醍醐灌頂,因為我沒想過「 公司永遠覺得你唔夠好」,這句話我一直記住。

在後來的職業生涯,我自己也做了sales, 更加明白這句話,你今年做到公司的要求,下年公司定必加你target。看至這裡,你可能感嘆做sales壓力大,是挺大的,但我發現公司再加target, 我還是會做得到的,因為公司也不是傻的,他將優質客源俾好的sales, target加了,一樣跑到條數回來的。簡單說,公司的加壓亦伴隨加資源,將盡責的員工的潛力發揮出來。

後來我生了小朋友,他十個月時,我決定自己全職湊,過了這許多年,我發現我也有「職業病」,我「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母親」是我的工作,我永遠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你可能會問,這樣你的孩子壓力不是很大嗎?不會,因為我要求的是自己做得更好,我沒有要求別人(兒子)去完成我的目標,至於兒子有成績,是副產物而已。我的目標是今天的我比昨天的好,明天的我又比今天好。

當然,我也鼓勵我的兒子定立自己的目標,他不知道怎定,我是會建議他,他認為合理,我就協助他達到目標。但過程我會多次提醒他,我只是助手,你是才是自己的主人。

我和那些公司一樣,當孩子到了目標,又會將目標加高,永遠不讓他覺得自己已經夠好。

人一旦滿足,就不會再進步了!

聰明的兒子看穿了我的套路,說我「搬龍門」,我說:「因為你已達到了這個龍門,不搬不進步。」他又問:「為什麼你見到我的同學,總讚他們已經很好?而我就永遠不夠好?」

我說:「因為侍人以寛,律己以嚴。」他恍然大悟。

超媽44 不發呆的孩子

今日有個媽媽將女兒發呆的萌片放在Facebook, 我看後,發現我的孩子竟然從來沒有這樣發呆過!

那種發呆我很明白的,因為我自己經常都會這樣,雙眼出神,好像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腦海空白或 矇矇矓矓的。

我告訴這個媽媽,我的兒子從未如此發呆過,她不相信,她認為我看漏了眼。其實一起生活十年,很難會看漏啦~我還要經常目不轉睛地看着兒子那種,觀察十分仔細。

在我嫁入這個家之前,我也以為什麼人都總有發呆的時候,但後來我才知道,只有我才發呆,這個家沒有人會發呆。isfj的99和istj老公,基乎就像那些蜜蜂和螞蟻,從早忙到晚,我叔仔取笑我99有「過度活躍症」,日日總有做不完的功夫!我老公也勤力得像隻牛,他一見我發呆就會叫醒我,催促我做嘢,唔可以浪費時間。我問他們會有發呆的時候嗎?他們說沒有。

我老公和99都是主要手腳很忙(Sj型),但我兒子是腦子很忙(nj型),他不停地從不同渠道接收資訊,我問他有試過腦海空白蕪湖嗎?他斬釘截鐵地說沒有!他說就算睡前也停不下來,不停想東西,很多時還會兩樣東西一起想,例如上堂一面聽老師說話一面想事情或一面偷做功課。

發白日夢好像是P型的專利,np的情況最嚴重,Sp也會發,但j型似乎不發白日夢的,我家三個強j型都都不發呆,要麼做做做想想想,要麼累得睡著了!

因為sj型不會在操作的時候突然發呆,所以聘請飛機師時必須做mbti測試,所有會發呆的型號都唔請,就請Sj型,因為已試過多次墮機是因為走神。

2019年4月14日星期日

識人更要識字

有一個人,認識名牌小學裡工作的人,所以她的孩子考入學試前已得知題目,但結果出來了,只在後補位置。

題目她已經知道了,為何準備充足還會後補?因為「識人其實都要識字」的。

「識字」只是一個借代,代表「識嘢」。中英文科的題目知道了,有得準備,但數學呢?不是記住答案就行的,數科是靈活變通的,不是真正明白,很容易就會露餡,只要反一反轉來問,背熟哂都立即唔識答,一代入應用題,立即千變萬化,聰明的有得準備,蠢的無得呃。

「識人好過識字」這句話,只在2個情況下是對的:

(1)applicants的水準相若

如果和「唔識人的applicants」水準差太遠,識人都冇用,就算校長係你老豆,夾硬入到去,一樣係讀唔掂啫!

(2)那個學位/職位,並不是十分重要

例如學校請校工,真是「識人好過識字」,你有冇發現,好像校工這種筍工(唔辛苦又穩定),永遠冇登報紙的。因為一定係referal㗎!

所以,當人地話「呢個社會,識人好過識字」時,要清醒,唔一定對的。

改為「呢個社會,識人更要識字」,就一定冇錯的了!

中史其實是男人科

一直覺得奇怪,中史是屬於文科的,文科普遍是女性的強科,但我發現,大部分中史老師都是男人,熱愛中史的幾乎都是男人!還有,數學好的人,雖不至於很會中史,但通常喜歡讀中史,如果學校不教,自己私下會看。

我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了,原來中史是很男性化的科目。

你可能會說,不會呀,我識好多女仔都讀中史喎,沒錯,是,但她們一般只是不討厭中史,沒有像男人那種愛法。為什麼呢?

女性不討厭中史,那是因為裡面也有很多關於人的故事,例如武則天, 慈禧太后等,女性對「人」好奇,所以從這個角度切入,中史不討厭,但不至於熱愛。

男性愛中史,那是由於他們發現了它驚人的邏輯性,歷史像巨輪不停重演,改了一批人,做着相似的事,可以套用在現代,預測未來。那些不單是個人的故事,它還揉合了心理狀態和處境判斷,越讀得深入,越有趣。

記憶大師鄭才千,在理科考頭十,但最後為了「中史」,痛下決心,轉到文科,考文科第一。他說轉的時候都給老師同學罵了,但成績一出,他就紅起來了,誰人可以文理都考得那麼好呢?一下就成了學校的頭號人物。

我當時就覺得奇怪,鄭才千據我分析是entj(將軍型),這不應該是理科型號嗎?為何會選文科?我現在明白了,就是因為中史其實是屬於男人的。

我中學也是文科生,不討厭中史,但也不特別喜歡,因為學校教得太呆板,但現在因為要搜集資料講故事給孩子聽,中史接觸得夠深入了,才感知到讀中史的樂趣。

呂捷是最有趣的中史老師。

題外話,為什麼熱愛中史的男人不熱愛西史?不是不熱愛,是沒那麼熱愛,要讀一個國家的歷史讀至覺得「很有趣」的階段,一定要夠深入,除了那幾場世界大戰,我們圖書館和劇集的藏量不夠多,不夠深入,這樣就推測不到那個「歷史巨輪」如何運作,趣味性就減低了。

2019年4月13日星期六

文人還是理人?

最近看了GCE和DSE的資料,發現理強文弱的學生適合考GCE,文強理弱則適合考DSE。

DSE的3322要求,明顯是傾則於語文科的,兩科語文必須拿3,但數學只須拿2。大家都知道,一般男孩理科強,女孩語文強,所以宏觀角度,DSE普遍對女生有利。

當然,宏觀歸宏觀,我們只需要觀察自己的孩子更適合那個考試制度就行了,即是我們要「微觀辨識」,到底自己的孩子是文科人還是理科人?

到孩子中四選科時,自己自然會知道自己是文是理,那用我們操心?當然,你是可以這樣做的,我不反對,但我不會這樣做,我什麼事都「想在前面」,我是「將來式家長」。

據我觀察,我兒子是理科生。他日日看那麼多中文書,又喜歡聽中史故事,你怎肯定他是理科的?第一,他很喜歡數字,看中史最愛記年份,看歷史人物喜歡記歲數,連搭車都要記車牌,他留意所有數字。第二,他的中文很好,英文也不錯,但他從不主動寫東西,每次寫作都是要交功課,如果你叫他寫日記什麼的,他總要逃。

一般來說,f型的喜歡文科多一點,t型的喜歡理科多一點。但這亦是宏觀,你自家的孩子,自己觀察。主要觀察孩子放鬆的時候,最「主動」做什麼,如果他主動接觸書本和喜歡寫東西,他是文的,喜歡畫畫的也通常是文科(喜歡畫「設計圖」的是理科的),喜歡音樂的可以是文,可以是理。如果他喜歡數學題,他是理的。我兒子得閒最喜歡用電腦(完全不打機),他是理的。

有時回想起來,很感恩自己很早就開始教兒子語文,當他還未懂事就已脫盲了,當人家開始學字,他就看小說了。我兒子這個人,如果不是早教,他一定不可能把語文學好,他其實是強理型的,語文一直處於優勢,但他都不見得特別喜歡語文,如果是語文弱勢,則不堪設想。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最多情的人最無情

今日看一齣很舊的電視劇「康熙帝國」,為什麼這麼舊還看?因為我是剛剛才知有這個劇的。我喜歡二月河的小說,二月河寫的不比金庸先生差,絕對是大文豪,只是風格不同。二月河盡量還原歷史,金庸先生則是真假歷史撈埋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康熙王朝/54309?fromtitle=康熙帝国&fromid=3635996

頭幾集是講康熙的老豆順治喜歡佛法,然後頭號愛妃死了,他就立刻心如死灰,立即要出家了!最後真的出了家,把皇位傳了給八歲的兒子康熙,康熙幼主登位當然被人欺凌,後來十六歲設計殺了鰲拜才正式做到皇帝。

一句講哂,康熙是少年英主,老豆順治其實是一條廢柴!

那場戲說他死都要做和尚,王太后當然要勸他,他說的話真是太isfp了!句句都係講自己做皇帝點慘點慘,如何失去自由,又話那個愛妃如何知心,如何比母親和自己的孩子重要,嘩,真係聽到我火起,想打他幾拳!

大佬,自己阿媽唔重要,自己孩子又唔重要,天下萬民話知佢地,最重要是啱傾的那個妃子,那個妃子是他的全世界,果然是情痴!但我覺得這種人太可怕,他竟然將自己個人的情感放到無限大,我覺得這不是自私,又是什麼?!

最後他任性地拍拍屁股走了,留下阿媽收拾殘局,留下幼子獨自面對困局。

以前後生時睇言情小說和愛情漫畫,覺得那些隨時在你需要他就立即出現,隨時拋棄一切就愛你一個的男人,真是charming!現在四字頭了,人進步了,看法完全相反,我覺得「乜個男人咁Q得閒嘅?唔使做淨溝女呀!」呢啲邊係男人來㗎!

我現在覺得越多情專情重情的人,其實越無情。就像順治皇帝,對他的愛妃是寵到了家,但對自己母親,對其他妃子,對自己孩子,對天下百姓,是無情到了家!

所以當isfp朋友向我訴苦時,我搞搞下最後會發脾氣罵她:「好囉喎,講咗咁耐你重覆又重覆話個老公對你點唔好,你太重視自己的感受,太需要被愛了,太重視自己感受即係自私!你老公又唔滾又交足家用,算OK㗎啦!你咁得閒不如諗諗點教好自己個仔啦~」次次都係咁收場的,但她仍然會當我是好朋友,仍然會找我,因為她需要一個會罵醒她的朋友,要人安慰的時候,她應該會找別人。


煎封金絲立


我們家通常都是吃黃腳立,但昨晚99買了條金絲立,她說比黃腳立貴一倍,這條63元。

一吃,果然係比黃腳立更鮮嫩更有魚味喎!一分錢一分貨。

2019年4月10日星期三

柚子蜜金沙骨

昨日在百佳見到啲急凍金沙骨個樣好靚仔,於是試下買來整,回家在YouTube看到這個做法,覺得十分簡單。


記得出水是用凍水慢慢燒滾的出法,就像片中做法,這樣更能去除所有雪味!



我將片中的食譜稍為改動,沒有加白糖,其他調味一樣。


我在燜得差不多後加入柚子蜜代替糖,這樣吃起來有一陣柚子的香味!


影片說要燜40分鐘,我覺得20分鐘已經足夠了,因為她做的一大煲,我只是做一小煲而已。

吃的時候證明我的判斷沒有錯,已經夠哂稔,非常惹味!

在厨房待久了,試新菜的失誤率大減,㕑藝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累積,但時間幫不到沒有心煮的人,如果不想煮,再煮多幾十年,還是難吃的,好像我媽,煮幾十年,毫無寸進。有時真的不明白,我從小由阿媽湊大,為什麼一個懶熊阿媽,會生出我這種積極向前的女兒?



2019年4月9日星期二

超媽43 喜歡埋怨的新一代

最近看「名校Secrets」群組較多,因為考緊DSE,每日都會有學子的訴苦post. 不是埋怨考試局出得深,就是埋怨考場冇時鐘,放小息的學生太嘈吵,還有帶唔夠錢搭的士,埋怨人家堅持要收足車資。

我喜歡研究一下年輕人的心態,因為我家中的孩子很快會踏入青春期,由他出生相識至現在,他是什麼想法我大約知道,但他中學時,身朋友是什麼想法我未必知道,所以要了解一下。

我研究的結論是,年青人是不懂事的。首先,懂事的可能沒有出post, 出post埋怨呢樣嗰樣的不懂事,所以看到的都是不懂事的人說不懂事的話,這個我是知道的。

但觀察一下回應,就會知道不懂事的人是佔大多數的,因為通常最多讚好的回應都是寸人的,沒有什麼建設性。

喜歡出post埋怨的,通常是es型的年輕人,這種人,什麼錯都是人家的,自己可沒疏忽,沒做錯!還有很多埋怨的人都是f型的,很重視自己的感受,將自己的感受凌駕現實。

最奇怪的是有一批愛曬命的,自己考得好會曬出來,還要說自己不滿意,未派成績就鬆毛鬆翼,實在很不穩妥。

可能,年輕人就是這麼的不成熟吧!

我們做父母的,要指導他們的思想心態,否則,他們自己是不知道自己多麼幼稚的。最好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前,就拿這些哥哥姐姐的埋怨出來討論一下,前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容易聽得進。

就像打疫苗一樣,預先接觸了那隻菌,將來正面交峰,抵抗力較強。


電子「悼念台」

今日去拜山,家父死了一年,有排都未有位安放,所以骨灰暫時寄存在食環署,但食環署安排了一個電子「悼念台」給家人留言。

就是這個,裡面有冷氣開放添!

放咗幾部機,將政府寄來的二維碼「嘟」下,就會出現先人資料。



鬼形冇隻,得我用呢個設施咋~

唔知幾時出埋電子陰屍紙,冥通銀行支付寶?等我過幾億俾老豆使下。

2019年4月8日星期一

學校的英文太削


樓下商場做展銷,我順手買了幾本練習給阿仔。

這些練習完全沒有說是適合幾多年級的,只是看你有沒有需要。

有一本是學idioms的,你可以認為孩子需要識英文成語,也可以認為他不需要,認為需要的就買。

有一本是教翻譯的,如何將一篇中文新聞翻譯成英文。

有一本學phrasal verbs的。

做完是否就會識?我覺得未必記得住,但起碼知道世界上有這些東西,看英文時會知道那個是phrasal verbs, 那些是idioms. 起碼初步注意到這些東西。

至於翻譯,則可訓練用英文來表達中文思維。

我認識的很多媽媽都將英語學習局限在課本,我則認為,課本的內容太少,太不夠基本應用。

如果是讀本地官津的,記得要額外迫孩子學多一點。本地官津的中文科很強,但英文科太削,真的很削囉~

就算學校英文考試拿九十多分,出去和外國人說不上幾句,英文告示解不通,英文說明看不懂,不是削是什麼?

菠蘿啫啫骨煲

這個「啫啫排骨煲」是家父生前至愛,每次吃都會想起他,懷念他。


今次加了菠蘿, 色香味俱全,由家常小菜變成宴客菜式。

這個是原裝版本。

這是豪華版本。

家傳做法:

燒紅煲仔,落油,落蔥頭(大量),兩粒蒜頭,薑數片,爆香,將排骨(一字排最好,飛排,唐排亦可)放入翻炒一下,加豉油,花雕酒和老抽,比例是 3:2:1.

最重要是一滴水也不要加。排骨不用醃也不加生粉,否則會容易糊底。

合上蓋子小火煮15分鐘。中間要打開蓋子加一把豆豉,順手翻一翻身,記得要陽江豆豉。

15分鐘後將蔥段、青紅椒及菠蘿加入,盒上蓋子立即關火,吃前才打開。


聽落步驟不少,但告訴你,值得一試,因為風味很獨特的。

有幾種材料不能換,否則就不是那種味道:

蔥頭(最少五粒),排骨,豆豉,尖椒。

四隻腳齊,就是那種獨特風味,缺一不可。其他的可有可無。

BBQ羅非魚

今日試小高姐的BBQ羅非魚。

這種羅非魚產量很高,所以價錢很平,在街市經常見到,又大條又游水都是25元而已。我買過來清蒸,覺得完全沒有魚味,明明見住活生生劏的,為何會沒有味道?原來牠就是這樣的,這種魚的魚肉是淡而無味的,但肉質滑,價錢平。我原打算不買這種魚了,因為我們家都是貓,吃魚要有魚味!


但在YouTube見到小高姐用「醃過夜」的方法來做,我就覺得很靠譜,她醃一夜再加調味粉來BBQ,一定香脆有味。


我們家沒焗爐,我用煎的也不錯,牠的肉很滑,少骨,很適合孩子吃。

不過我們嫌小高姐的香料太多,只用鹽和薑醃過夜,再用花椒粉和孜然粉查上面再煎,大大簡化了步驟。





2019年4月7日星期日

韭菜盒子


一直想知道這個「韭菜盒子」 是什麼味道的。但我們南方人很少品嚐得到,食肆也不覺有這東西賣。

試完味,結論是很香韭菜味,但要趁熱吃才好吃。

所以應該是煎一個吃一個最美味。




做法如下:


有興趣的試下,尤其喜歡吃素的。我仔係食肉獸,他就麻麻地了!

2019年4月5日星期五

老公的職業病

我老公有個同事,樣樣都比他叻,能詩會畫,中英文通,中大畢業。至於我老公,那些東西全是大弱項,只有一樣東西比他叻,就是「價格敏感」。

他的同事是infj, 這種型號讀書和學習都好,要學什麼東西都學得到,但就是「價格敏感」學不會,他們是屬於「詩和遠方」的,天生對錢沒太大感覺。

我老公在很窄的範圍有天份,張張刀,得一張利,但因為這張真的夠哂利,在股票市場上贏多輸少,果真小賭可養妻活兒,大賭可創業興家。所以老公說:「做人唔使周身刀,只要有一張刀夠利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培養孩子也是這個方向的,不要通才,要專才。

什麼是「價格敏感」呢?就是,我們平常人,看見股價波動,物價和樓價波動,會沒有反應的,對慢速的流失金錢也沒有什麼反應。舉個例,我的定期到期,我要將錢由A銀行搬去B銀行才可賺高一點息,我是懶懶閒不去做的。但我老公會迫我立即行動,他說:「每遲一天會蝕45元。」我是知道會蝕,但我不會去計一天蝕多少的,但他會!這種就是「價格敏感」。他對價格的敏感度是天生高,所以我被他這個「職業病」搞得很忙。日常生活,一有減價就會一起去「掃貨」。

例如:
港式奶茶一盒,百佳是這個價,惠康今天平11元(破底價),他一口氣買了十盒,慳了110元。

你不要以為他是購物狂,他只買必需品,這款奶茶是他的必需品。而且他是會計算在限期內是否飲得完的。


除了奶茶,其他必需品如麵粉、油、米糧、奶粉,他都會低價屯積,而且他都計過「用得哂」,非常精準。

一般減價他只會屯少量,但「特破底線」的大優惠就會「大手入貨」。

拍拖時我是不知道他是這樣生活的人,但我就是覺得這個男人很靠得住,結果,他結婚後幾年已賺夠了我們的生活費,可以不用上班了。現在他太得閒,日日陪老婆去超市,然後經常「職業病」發作。

2019年4月4日星期四

誰適合讀名校

人人想讀名校,其實並非人人都適合讀名校的。

什麼人適合讀?

第一,那個孩子必須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在沒有學校的監督,自由氣氛之下(越名校越自由),自己努力向前。又或者家長很努力,自己不斷督促孩子向前。

第二,有點家底的,起碼是可以送孩子去外國留學的中產家庭,尤其是以外國思維教育孩子的那種名校,家長必須有放洋的資金準備。還有,由於名校通常要求學樂器,分分鐘要求樂器雙修,樂器學得越高級開支越大,所以要有點家底。另外就是補習費用,由於名校老師認為學生「自有辦法」,未必願意回答很多問題,所以要補習。

第三,如果正在讀名校的,成績在尾二三成,應該自動跳去次一級的學校,因為再這樣下去是入不到大學的。入了次一級的學校,做到級前兩三成,反而入到大學。這些是心理影響,如果讀極都不及自己的同學叻,鬥志會越來越低。

名校是有很多資源和好處,但要確定自己的孩子有份享受那些資源,它才是關你事的。如果考後面,很多資源都唔關你事,去次一級的學校,資源少一點,但你就是享用的那一個,豈不更好?

名校畢業有好的人脈?那要看孩子是什麼型號,如果是交朋結友的那種外向型孩子,這個好處是有的。如果內向怕事,那是等於沒有,識得一兩個朋友,然後將自己的前途付托在那兩個朋友的提攜帶挈之上,感覺不太靠譜,還是證書實際一點。

入得名校的孩子本身已是上上之資,但部分上上之資入了名校卻連大學都入不到,那是因為入了一家不適合的學校。所以,名校唔係人人啱讀的。

我覺得自己的兒子並不適合名校,因為他很「特別」,需要學校作出一點調適,如果學校地位太崇高,是不會遷就任何學生的。還有我們也不是特別有錢請補習,我的協助也不足以應付高中課程,我們還是很需要熱心教學的老師的幫助。



戒毒

今朝有網友問我,點解未見過佢仔真人都知佢仔係資優仔?呢單嘢我講了幾年佢都唔信。成日謙虛地說佢仔唔係真叻,係自己早教之功。我心想:「邊個話你仔叻啫,我覺得你仔資優係因為佢行為古怪啫!」

資優兒真是好騎尼的,我唔好意思寫出來,但我仔真係古怪到一個點!最騎尼係亂咁「樣樣都試味」!他的行為令我們很抓狂。

係由細到大都係咁,經常拆嘢,搞破壞,試味,總之你會想一掌打死佢,但又要死忍。說話又成日唔望人,隨時八卦周圍發生的事,只專注自己喜歡的事情,永不在乎人地点睇佢。屋企文具被搞到溶溶爛爛,手冊畫到花碌碌,書包經常有殘缺不全畫滿「設計圖」嘅紙。

上個月我終於忍無可忍,因為我發現他連塗改液都乃!

我一聲不響地在書台貼了這張紙。


很神奇地,從那天起,他就再也沒有吃垃圾了。終於戒咗毒了!

但張警告紙又給他畫到花哂。


2019年4月3日星期三

做大事,殺雞用牛刀

昨日見到有今年的DSE學生有這樣的一個經歷:



簡單說,就是唔記得帶計算機和銀包,巧遇好人的士司機唔收車錢。其實上年都有一單去錯試場加帶唔夠錢,結果錯試場的校長借500元給該考生飛的,人間有情!

唏,如果是你,你會希望這些人間有情的例子發生在你孩子身上嗎?No,千萬不要,咁樣折騰,考得好就奇。

劉亦婷父母有一句名言:「做大事,殺雞要用牛刀。」我當時睇到這句就覺得,好父母,當真應如此。

劉亦婷是什麼人,沒帶錢和去錯試場這些低級錯誤當然不會犯。當時,劉亦婷要考一個重要的試(沒記錯應該是托福),她的繼父跟在後面(可能咁大個要爸爸湊住去考場有點肉酸,所以跟着),結果被幾個流氓纏上了,幸好爸爸就及時出現排解。

人生總是會有一點戲劇性的,如果這齣戲偏要在你最重要的日子出現,那你辛苦幾年的功夫都要白費了!

在重要的日子,家長應該幫忙check齊文具,查證地址,當年我父親就預早幾天帶我到試場看清楚環境的。平時温習幫不上忙的家長,難道連這些跑腿工作也幫不上忙嗎?DSE那麼重要的一場,家長不是這個時候來訓練孩子獨立吧!要訓練平時做就好了。


人人都說香港學生壓力大,歸因教育制度「一試定終身」,其實,我覺得壓力來源不是考試制度,是時間編配的能力。看看上面調查,壓力來源是「擔心往後出路,時間不足和自我期望等」,不就是說平時不温習,殺到埋身先知驚嗎?至於「自己期望高」是不會導致壓力大的,是「自我期望與實力不相付」才會大壓力。

其實我覺得「一試定終身」的壓力不一定大過「每份評估慢慢計」,一個是集中受,一個分開慢慢受,我更怕分開受,這樣每個細節都要做好,更累。IB課程就是這樣。我和仔的性格都不適合。

昨日看到一篇寫得頗好的文篇,分析GCE A level和IB適合什麼樣性格的人。有興趣的各位可以一看:


2019年4月2日星期二

我只看我兒子愛看的東西

老實說,「將夜」其實不算是我杯茶,我本人是不喜歡看玄幻劇的,但我還是看了,為什麼?

因為我將自己的娛樂也和我兒子捆綁在一起的,我只看我兒子適合看的故事,那樣,就算他沒有時間看,我可以當故事講給他聽,如果他有時間看,我們討論劇情又有話題了,多好!

我最大的興趣是和我的兒子談話,我不吸收不適合他的故事,例如「 甄環傳」雖然好看,但完全不是他杯茶,一班女人爭來鬥去的,女主角還要偷人,我看了幾集就不看了。我只選適合我兒子聽和看的故事,所以大家不難發現我的選擇很男性化。其實我也喜歡看韓國愛情劇的,但兒子越大,我越不會看了,因為我要搜集更多適合他的故事,現在他多複雜的故事都聽得懂。我要自己在兒子面前永遠都有趣,我永遠都有他喜歡的故事,他什麼時候都愛跟媽媽談天說地。人家說青春期的孩子開始不親近父母,我則很有信心,他踏入青春期仍然是最愛跟媽媽談話的,因為媽媽有做功課,不是空空如也的。

我經常見到有人強調「做阿媽都要有自己私人生活」,和三五知己飲茶吹水,一面湊仔一面講八婆嘢,三姑六婆發生什麼都關她事,又要掉下仔女自己去旅行,將孩子的教育全交給學校。為個小朋友做少少嘢又話到自己幾慘幾大犧牲咁。

我看不起這些人囉~如果要保持「自我」,要保持「私人生活」,要河水不犯井水,不願意犧牲,咁不如唔好生啦~

工作忙的,更加不能一放工就要保留自己的「私人時間」。像我這種全職母親,我要求自己也不保留,將私人時間都用來準備兒子放學後的事情,例如飲食、學習、故事。

將夜

就快煲完六十集「將夜」了!

「將夜」是什麼?是一套網路小說,被拍成了電視劇,由大導演陳凱歌的小兒子擔演主角。


陳導的兒子長得好看全賴演過貂蟬 的美媽媽,而且身材高大,拍這齣戲時只有18歲。


「將夜」有紙本書又有網絡小說,如果看不懂簡體字,看網絡版更好,可以轉換為繁體字的。



我看的是電視劇,覺得要了解清楚成個故事,是有看小說的必要的。因為太奇幻,超出了我們的認知。

除了小說和劇集,「將夜」還有有聲小說。


這套書適合年青人看。




2019年4月1日星期一

超媽42 enfp記者型的孩子

「原本我以為自己什麼都是,卻原來什麼都不是。」

這個是昨晚聽哥倫布說的,他說自己畢業後,以為自己英文好,做英文教師什麼都能教,結果是什麼都有人比你更專業。


哥倫布的確是多才多藝的,他會彈鋼琴,拉小提琴,跳舞,唱歌,作曲,原來大學是修經濟的........還有,他還有顏值呢!

看他的教英文片子這麼久,我肯定他是enfp(記者型)的。這種型號的孩子很喜歡試新事物,他們又聰明又有創意又好奇,所以樣樣東西都學得不錯,不過,他們是沒有什麼毅力的。

如果你擁有一個enfp的孩子,你會發現她/他是多才多藝的,但就因為多,周身刀,沒有一張特別利。像哥倫布,他什麼都做得不錯,但每一樣都不可以說是最好的。

人真的需要做到最好嗎?嗯…人不需要每一樣都做到最好,但需要有一樣東西做到最好,選你自己最有信心的一樣,在那樣東西裡投放最多的時間,盡量不要平分。

而這樣東西,最好是將來能賴以生存的能力。

哥倫布仔細想清楚後,發現自己的強項應該是「正音」,所以創立了「哥倫布發音庫」,希望他成功!

有興趣知道他的發音課程,可到:



有餘力,則學數

「弟子規」總序最後一句:「有餘力,則學文」。

意思是道德最重要,學完道德就學語文。

我則覺得語文最重要,學好了語文就學數學。

道德不重要嗎?不是不是,道德非常重要,只是道德這東西是「言教不及身教」的,只要父母本身行為端正,孩子自然是學會的,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立即指正,這便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是拿一本「弟子規」來背頌,是長年累月的循循教誨和正確示範,就在相處的細節中,不需要拿時間出來幹的。

時間和心力應該用於學習語文,有餘力,則學多一點的數學。語文是指中文和英文,這兩種語文都要精通,缺一不可,中英雙語是我們香港人的競爭強項。而兩種語文都學好了,就學數,語文不好,數學也不懂解題,所以先學好語文,才學數學。至於在學校的數學已經拿到九十多分的人,要再學多一點數學,這就是我說的「有餘力,則學數」的意思。

「再學多一點數學」又是什麼意思呢?我的意思是超學年,或者學奧數。學奧數是要講一點天份的,所以我也不建議所有孩子都去學奧數,沒天份的不要學,太有挫敗感。但是,「超學年」是每一個人都做到的。為何要超學年?因為數學的吸收要一兩年的時間,這邊剛學完,那邊立即考,一定是錯漏百出的。

只要孩子有餘力,就可以學習超學年的數學。學完超學年的數學,再有餘力,就學藝術和體育。

不對!不對!為什麼不是「德智體群美」一起學?為什麼要有先後次序?為什麼要將時間用於數學,不是用於體藝?那樣發展不是不均衡嗎?

傻豬,那要看你將來考那個公開試呀!如果考DSE和GCE, 就專注於學術科目,如果考IB, 就學術和體藝平衡發展囉~

什麼?你還沒有想好孩子考那個公開試?現在立即就去想清楚,那是越早準備越好的事。因為你放多少時間去做那科目,將來的回報就在那科目之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