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星期五

小五的班主任

今年的班主任老師在我兒子小二時曾經教過他英文,所以我一知道是這個老師會當兒子小五小六的班主任,我立即鬆了一口氣。

這個老師出名嚴格,但我覺得她為人很均真,而且十分仔細,我看過她改的功課,評分很準確,這是十分難得的。什麼叫評分準確呢?例如寫字,我兒子寫字一向醜,有一日我捉住他寫好一點,這個老師的評分會立即提高。而同樣的做法,中文科老師沒有把分數提高。這樣說明,這個老師很客觀,她是用字來評分的,而中文老師只要是看見學生的名字,已經會打固定分數。客觀的評分是T型老師,她細心執着嚴謹,是stj型,見面時感覺她話不多,做實事,我肯定今年的班主任是istj, 公務型,和我老公一樣。

這種型號的人看似難相處,平時都不苟言笑的,但其實是不難相處的,你只要守規則,行為合理,她就不會怎樣,她也不會要來改變你。

我兒子的天敵是esfj型(保護者型),這種型號最可怕的是滿腔熱血,並維護傳統,她心目中有一個「模範學生」的樣本,不停把每個孩子往這個模型裡塞,不會尊重人是不同的(她們分辨不出人的個性差異),她認為教育能令每一個孩子變得「更好」。我兒子是intj型(專家型),這種人是怪怪的,和一般標準的好學生不一樣,你看intj和esfj首三個號碼剛好相反,說明他們價值觀完全相反,但大家都是死硬派的J型,加在一起便火星撞地球了!一個要「把你改變」,一個「死性不改」,死得!

聽說小五的班主任就是小六的班主任,看來這兩年可以過得安樂一點了!

小學,終於捱到尾段了,用「捱」字來形容資優孩子在小學的生活是最貼切不過的。

收收埋埋

唔知你有冇識一啲將孩子的學習資訊「收收埋埋」的人呢?

我估唔單止識,而且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

她們收埋的是去那間補習社補習,用什麼教材,如何教法。有一次,我朋友告訴了她的親戚,奧數比賽有試題賣,她親戚反覆叮嚀她不要再告訴其他人這個「秘密」了,以免為她的兒子增添其他對手。我朋友將這件事告訴我的時候,我們都笑彎了腰。她還告訴我,她有些朋友很怕人家知道自己的孩子去那裡補習,覺得那是「秘密武器」。

其實我都有這些神神秘秘的朋友,問她去那裡學蒙特梭利(她是鐵粉),她兜來兜去就是不想講,我感到莫名其妙。當時大家的孩子都只是兩三歲而已,有需要這樣嗎?

我有一個閨蜜,我知道什麼教育方法和教材都會立即告訴她,她又立即分享給她的姑仔,每次她姑仔都是被迫露出原形,說那個教材她已經有了,不用夾份買了,借給你用吧!哈哈哈~我覺得很好笑,但我閨蜜就氣炸了!

總之,有很多人收收埋埋,我覺得很可笑的。為什麼好笑呢?如果有一日有一個人不肯告訴你,她是用牙刷刷牙的,覺得牙刷是她的「秘密武器」,那不是很搞笑嗎?用牙刷刷牙是常識呀!

所以,如果你也有收收埋埋的「秘密武器」,你要思考一下,你的常識是否很窄?什麼都當了是「秘密武器」!越多秘密武器的人,其實知道的東西是最少的。就因為知道的東西太少,她才會很保護這個資訊。

如果你真是這樣欠缺常識的人,要怎麼辦呢?就是由今天起, 敞開心扉大方分享,然後你會發現,很多人會為你送來更好的資訊。有很多資訊,都是在深入的談話中得來的,你神神秘秘的話,人家都不敢跟你談,自然就給予不了你資訊了。而你以為自己知道的寶貴東西,其實可能是錯誤的,很多時是說了出來,朋友才給你指正出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找一些有點質素的朋友,再大方分享吧!

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

出路

和99的朋友飲茶,席間談起香港年輕人的前途,茶友有感而發,覺得香港缺少了技術學苑。例如他的孫,讀不上大學, 連ive也讀不上,如果是以前,只要學一門手藝就能養活自己。其實他自己當年也沒讀得成書,都是當了機械維修技師,當年人工很高,是賺到錢的行業,他不明白為什麼香港現在好像沒有這些東西學?

現在連ive都是讀一些和degree相似的東西,為什麼呢?這樣就算畢了業,又怎樣和degree holders競爭呢?


因為香港根本沒有工業,沒有生產製造等工種,只有地產、金融和保險,近年連這些工作都開始要大學生來做(聽說來緊保險牌都要專上學生才考得喎,是真的嗎?)。讀唔成書,在香港做什麼好?

我的貧咀老公說,做得到維修技工也是死路。新聞說一個維修電梯的技工,因為工作時間過長,跌落電梯槽死了,月薪只是萬六元。

其他例如熱㕑房,揸車等等,你縱然捱得到下去,工作時間真的是很長,收入也完全不能養家糊口。除非東大嶼人工島盡快落成,否則這批人一直只可以痴在父母窩居,婚結不了,孩子也生不了,這個東大嶼計劃可謂是燃眉之急。香港年輕人都水深火熱了,那些自己有層樓就不想政府起樓令樓價跌的人,要先看看自己的孩子爭不爭氣喲,如果讀不到書,將來就是捱低收入拿公屋才能活下去的那批人,你若現在反東大嶼想為了白海豚不讓政府起樓,將來受苦的可是自己孩子。

每一個人,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以為自己的孩子非池中物,就算小學成績不好,都認為孩子有一朝會逆襲,總之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就一定是爭氣的,出色的。人類是唯一會自我洗腦的生物。但現實可惜是殘酷的。

茶友聽完我老公所講,香港年輕人的狀況,問可有解決方案?孫兒已證實讀不成書了,每日窩在家中做廢青,困局已擺在這裡,可以拆解嗎?老公說:「有解,就是去小城市生活。」

叫兒媳將香港已獲利的樓宇套現,有五六百萬,就可以在一個小城市置業,舉例台灣吧,那畢錢夠在台灣買兩層樓,一層給孩子住,他自己在當地找份工作或經營小食店,就可以娶妻生子了,父母自己住一層物業,剩下的錢慳慳地使或做點小生意,整個困局就解開了。其實如果選擇的不是台灣,是大陸大灣區,物業價格更低,一家人剩下來的錢夠在大陸安享晚年了,孩子在大陸找份二三千元的工作,準時上班下班,娶個大陸媳婦,生活雖然平凡,但不用超時工作,過得得安安逸逸。

去台灣去馬拉生活,我老公說了,去大陸就提都不敢提,因為他們全家由祖到孫都是激進民主派,所以千萬別提。對上一次我老公在朋友聚會說過,嘩,激進港女朋友氣得拍桌子,和他絕了交。

其實不要說是香港人無法跳出自己框框,連大陸人自己都跳不出來。在北京生活的司機一家,很多年前買了一所房子,現在都變成過千萬了,但他每日仍過着捉襟見肘的生活,一家人過着苦日子。他就是沒法想像得到,將房子賣了,在二三線成市用百多萬就可以買一間大大的房子,拿住900萬全家享受人生!

窮人的思維是多麼的牢固。窮思維會將人穩穩地鎖在一個地點,永遠跳不出牢籠。




2018年11月28日星期三

強T的驚嘆

某天,天氣陰冷,下着微微細雨,爸爸堅持要送兒子上學,因為擔心天雨路滑,又擔心他拿着傘會分心跌倒。

兒子很不高興,在巴士上不肯跟爸爸坐。下車後也沒有跟爸爸說話,一直沉着臉。

到學校門口,兒子突然開口,對爸爸說:「原來係50倍呀!」爸爸莫名其妙,問:「什麼50倍?」兒子解釋:「原來蘇珊用16億買咗 YouTube, 現在Youtube市值800億,翻了50倍,實在好犀利!」爸爸呆了!

原來兒子一直為昨晚在youtube上看的故事而思考着,還要拿800億來除一除16億,看看是多少倍。


爸爸問兒子為什麼不喜歡爸爸送他上學,兒子說,因為爸爸送他上學搭巴士用了車費,送完後回家又用了第二次車費,放學時下雨的話,爸爸又要來接,用了第三次車費,一起回家又用了第四次車費,那天爸爸共用了四次車費!

我聽完笑了出來,強T 對金錢和數字,可以說是着迷的。當我看Facebook分享,別人家的孩子為了比賽拿不拿到獎而情緒翻波時,我的孩子正在想着什麼呢?就是數字數字和數字.......。對「情感」有很多感受的是強F型,對「數字」有很多感受的是強T型。

不要以為強T沒有情感,只是,當強F為眼前美景而驚嘆的時候,強T卻為了一串數字而驚嘆!

美國和中國的應試教育



這一集「羅輯思維」特別好看,其實幾年前我已看過,今日重看依然覺得很好看。

節目赤裸裸地揭露了美國教育的真相一一 社會分層。

羅胖舉了一個例子:

在中國考入清華大學的小明,除了會讀書做題,什麼都不會,知識面很窄,見到女孩子還有點害羞。

而在美國接受素質教育的大衛,各種運動都會玩,音樂也會,學業雖然不及小明,但人有見識,大方擅社交。

羅胖說,如果你不了解中美的教育,你就會以為小明和大衛的例子,就反映了素質教育比應試教育優勝。但當你知道背後的運作,就會知道他們都是應試教育,本質上並無不同。

因為以上節目內容實在很豐富,很難重述,對教育有興趣的各位千萬別錯過,看完你會完全清醒,不會再一面倒覺得外國的教育就是好東西,人家是在做社會分層呢!

中式的應試教育提供了底下階層上游的機會,而美式的應試教育就是將機會給予了上層人士,下層跟本沒法上游。

香港兩個教育都有提供,中式的應試教育就是DSE,美式的應試教育就是IB, 你要選那一個?看你自己本身是在社會的那一層囉,你要由下層游上去上層,DSE;你要是在上層,不想和下層游上來的搞成一團;IB.

另題外話,美式教育和英式教育是完全不同的,IB是美式的,廣泛一點;GSE A-level是英式的,專門一點。

2018年11月27日星期二

小學前和中學前要準備的

有些博友的孩子就快上小學了,我經常都說,最重要的是準備中文閱讀能力。為什麼呢?因為小一的英文科,第一次默書,還是26個字母加什麼apple, Orange之類的淺生字,不難。而數學科,第一個學期還是個位數加減,也不難,反正智力正常的都能應付。但中文呢?第一次默書就已經是花草樹木太陽天空的整篇課文。中文字又難寫,測驗已經要看一整篇短文,對小朋友來說,真是難到家的。如果搞定中文,上小學就一定是輕鬆的了。但很奇怪,幼稚園教的中文字一般完全不夠小一生用的。小一生大約需要500至1000個,但一般幼稚園只會教200至400個。

而上中學呢?一定要搞好英文。為什麼呢?難道你沒有發現,小學學的英文份量是絕對不夠中學用的嗎?

先說明,我文中的小學,中學,全部是指香港最大比數的一般官津學校,不是直資,私立和名校那種。

我每次翻開我兒子的那本英文課本就會翻白眼,一個學期學的東西真的很少很少。但我又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經讀得很吃力,是「正常」的知識量了。

但最奇怪的是,一上中學,除非是中中,否則課本就全是英文。那個量大約是小學英文的一百倍吧!

所以英文不好,千萬別上英文中學,而有能力上英文中學的,要先準備好足夠的英文字詞。否則成績會一落千丈。

正準備孩子升小和升中的博友們注意囉~

2018年11月26日星期一

一孩政策造成了教育問題

前兩天看羅振宇的這個分享,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他說,中國教育的問題,說到根上去,就是「一孩政策」所造成的。

我真是想都沒想過,但聽他解釋後就什麼也明白了!

以前,一家人有六七個孩子,這麼多個孩子,總有一個兩個是喜歡讀書的,於是全家人就一起努力供一個孩子讀書,只要有一個孩子有出息,全家就不會餓着了。其他根本不是讀書材料的孩子,就自己找自己的發展方向,羅胖舉了個例子:曾國蕃,他家族有錢,完全可以供所有孩子讀書,但就是選派了曾國蕃為家族出仕,而其他兄弟也有自己的職責,做自己擅長的事。

「一孩政策」雖然是中國的,但香港這個地方,大家也生得很少,一個起兩個止。所以,如果孩子不是讀書的料,不好意思,家中得你一個孩子,你他媽的給我上!(羅胖說的粗話,不是我說的)這就造成了痛苦的教育,因為你不喜歡讀書也得讀,你不想考試還得考,沒有你選擇的空間。

這樣的教育,是一個死症,沒有解決辦法,不過羅胖認為,最後大家都不用讀書了,因為互聯網的崛起,新的時代已來臨,將來的社會不是以學歷論成敗了!

自從知道了Khan Academy, 我覺得這應該是未來教育的趨勢,人人都是自主學習的,沒有心去學的就不用學,有心去學的,網絡上的資源將會取之不竭。

Khan Academy是2009年開始搞的,現在已有一定模式,我跟阿仔開玩笑說:「你2008年出生啊,是上天為你安排了一條自學的路徑嗎?」我們哈哈大笑!

要自學成才,談何容易?我們只是說說而已。但現在這個年代,不自學真的很難成才。即是說,自學不一定會成才,不自學就更不會成才。為什麼呢?因為未來是屬於創新者的,那種自學的奮鬥精神培育了創新者。而安然讀書考試拿好成績受聘於一間公司的人,將會慢慢減少。生於這個時代交替的 縫隙,我們只好兩手準備,一面自學,一面上學囉~







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那家中學最好?

最適合你家孩子的中學,就是最好的中學。

最近有博友開始關心起我兒子的升中問題,問我會否替兒子考一間好學校。我問:「什麼是好學校呢?」她認為就是聖喇拔之類。

我問她聖喇拔有什麼好呢?她說名校資源多,有游水,有合唱團之類。我哈哈一笑,這些正是我不需要的東西呀!

名校有名校的好,但其實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呀!

我兒子從小體育音樂都不見得好,莫說出色,他跟本連基本興趣都沒有。名校的校隊再勁,我兒子也不會入到的,所以這些資源是與我無關的。我認為大家都要從這個角度去看,最重要的是那家學校的優點,是否我們孩子需要的呢?

我兒子唯一的強項是理解力較同齡孩子稍高,簡而言之,最適合讀書。因為香港有公平和正規的公開考試:DSE,所以讀什麼中學,都不影響升大學的機會率,只要專心考好公開試就行了。而身在澳門的朋友情況完全不一樣,因為她們沒有公開考試,是用「保送制度」的,所以入那間中學,就直接影響了入那間大學了!

其實在香港,你入那一家中學,亦反映了你會選那一個公開考試,一般的中學都是針對DSE的課程而設計的。如果你想孩子出國留學,就要選有IB或有GSE A-level的課程。而這些課程,不一定名校有提供,好幾家直資學校也有提供相關選擇。這些中學我也會考慮的,但暫時仍未能下定決心要走一條去外國讀書的路。畢竟,香港的大學一般不比外國大學差,孩子可以在本港讀完大學才到海外進修的。如果孩子夠叻,在香港讀完大學可以去美國讀碩士和博士。

總而言之,那一家中學最好呢?就是有你孩子需要的東西的學校囉~至於你孩子需要什麼東西,那就要父母自己想清楚了。

相關文章:

以小勝大

https://curiousboy2016.blogspot.com/2016/12/blog-post_28.html?m=1

2018年11月24日星期六

最可怕的心態是自滿

世上最可怕的心態是自滿,當一個人自滿的時候,就會不再進步。

在網上見到有人對自己的孩子很滿意,周圍向人炫耀孩子幼稚園就能讀十幾萬字小說,想人家效法自己的教育方案。這其實是十分幼稚的想法和行為。

你認為自己的教育方法好,那是因為你的教育方案恰巧適合你自己的孩子呀!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一樣,未必你的方案就適合所有的人。而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怎知道人家有能力去做這件事呢?例如工作婦女吧,她們回家已很晚,孩子一面都未必見到,又例如人家正在辦離婚手續,忙得不可開交。誰知道呢?

況且,路途漫長,你怎知道人家一定永遠落後於你呢?許多奇才,小時候都不見得成績好。就算落後的一直落後,你又怎知道在你前面的有多少人?

我永遠不敢自滿,因為叻過我兒子的大有人在,聰明人都很喜歡隱藏,他們把自己的光芒都收起來了!只有蠢人才周圍去炫耀,還想要收粉絲。

在沈詩鈞被浸會大學取錄之前,誰也沒聽過他的名字,甚至沒聽過他哥哥的名字。哥哥沈怡謀在12歲已獲牛津大學取錄,後來還成為了牛津最年輕的博士生,但這些,誰又知道?

而這些牛人下面還有多少個小牛人?可能多如銀河星星。

為什麼只去注意比自己學得差的人呢?我們應該注意學得比自己好的人,模仿成功的人,而不是時刻去注意比自己學得差的人,想要去拯救別人,你覺得自己能拯救別人,就是覺得自己已經夠好了。

那其實是一種自滿的心態,人一旦自滿,進步就會停止了!

所以,我從來都不迫人用我的方案,我只是分享自己的方法,你覺得好用的就拿去用,覺得不合用的,無須理會我。


相關文章:

驕傲是因為不清醒

https://curiousboy2016.blogspot.com/2018/05/blog-post_44.html?m=1

2018年11月23日星期五

6次的詛咒

話說有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

正常情況,小老鼠和大老鼠過一條獨木橋,小老鼠和大老鼠迎面相見,小老鼠一定側身讓大老鼠先過。但科學家在小老鼠的腦部做了一些手腳,令小老鼠充滿勇氣,見到大老鼠都不讓開,照樣過自己的橋。後來科學家又取消了那個手腳,小老鼠又變膽小了,又讓開了!如是者,實驗重覆又重覆,到底做了第幾次,小老鼠才變得不一樣呢?

答案是6次!

6次之後,小老鼠擁有了真正的勇氣,以後也不再害怕大老鼠了!

這個實驗有什麼啟示呢?他啟示了一樣東西,如果你帶住你的孩子嬴了6次,他就會徹底地認為自己係一個強者!

相反,如果輸了6次,不止你的孩子,連你自己都會相信孩子不行!

知道這個實驗之後,我就恍然大悟了!

我兒子和全級第一名的那個女孩,算一算,至了小四完結,共拼了8場,兒子嬴過2場,其他都是那個女孩嬴。我們一直都不服氣,但到了小四下學期,我們全家都服氣了,大家都承認那個女孩比自己的孩子優秀了!原來,那是她的第六場勝仗!No wonder!

話又說回來,只要掉轉頭來想,小老鼠實力上真的嬴了大老鼠嗎?那又未必。如果大老鼠今次出手打小老鼠,不受那六次的影響呢?

其實那只是「6次的心理詛咒」,事實上,勝利的機會仍是有的,要改變一些策略,爭取下一次勝利。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媽媽開始預習了

最近我在想,阿仔快要升上中學了,到升上中學後,他的功課,我應該是跟?還是不跟呢?不跟是最簡單的選擇,我有很多不跟的理由,例如能力不到,無謂教錯他,又例如相信阿仔自己搞得定,他畢竟是一個資優兒呀!

如果我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跟進,那我就放棄了一個令自己上進的機會,我為什麼不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如果因為阿仔資優我就不跟進,那就是浪費了他這塊料子,如果我不跟,他發揮到能力的七八成,我為什麼不幫他發揮至九成十成呢?

於是,我還是決定要跟。我中學是一個文商科學生,即是我econ, acct, business study, 有二十多年前的中七程度,現在應該等同中四中五吧!不過我大學修工商管理,這個程度應該能力有餘。而中西史,地理,我有中五程度,換回現在的程度,應該是中二三吧!應該完全應付得到。

我的短板是理科,因為我只有中三程度,因為我們中四就分了文理科,當年我自己選了文科(選錯了)。那即是說,我可能只教到阿仔的中一程度,而阿仔自從知道「文科」和「理科」這兩個名詞的意思,就已跟我說他一定選理科的。

這麼說,我就需要預習了,我規定自己早上八時半開始學習,直至受不了才停止。

理科的所有基礎都是數學,所以我先從數學學起,然後......我發現自己中學學過的,有印象的,越學越有趣,就算教得比以前深入,我也學得下去,而新加入的題材,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悶得我學不下去。原來,人腦就是這樣,喜舊厭新!

就像我「逆襲為什麼那麼難?」中引用的文章說的情況一樣,你要學新的東西,必須要有一片能讓你穩固地插得下勾子的土地,然後才能把新帳篷繫上而不被大風吹走。

在學習新topic時,我發現自己遇到困難,但我那裡去找一個幫我自學理科的老師呢?

於是我找到Khan academy!


這是他在TED的演講,導出他成立Khan Academy的原因。


這是他的背景資料。


這是他在YouTube的頻道,有很多個 categories, 慢慢找你想要的。他還有app和網站,讓學生互相學術交流。

我慶幸自己算是識英文,否則我就使用不到這些免費教育資源了!

其實識少一種語言的捐失很大,例如你不懂國語,台灣和中國的教育資源都使用不到,只能局限在廣東話資源,但其實廣東話的資源量實在比國語資源量少許多!

所以,學習語言,就是學習的基礎。沒有了語言這門工具,是沒有學習「學術」的能力的(只好學一門手藝了)。

相關文章:

為什麼逆襲那麼困難?



2018年11月21日星期三

虎媽是個讚美詞

你有試過被人稱作「虎媽」嗎?沒有?那你太失敗了,由今天起,你要以「被稱虎媽」為你的教育目標。

初時被人稱作虎媽,我感覺很生氣很受委屈的,為什麼 勞心勞力,克盡己任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就要被稱為虎媽?

後來,慢慢地,我發現我真的不用生氣,因為人家稱你為虎媽,根本不是因為你做過了什麼,而是因為你的孩子很優秀!

假如你的孩子不優秀,你無論如何煎炒煮炸地迫你的孩子讀書,都沒有人會稱你一句「虎媽」的。

所以虎媽是一句讚美詞,你可以將他等同「你的兒子優秀得令人妒忌」。所謂不遭人忌是庸才,如果你給妒忌了,切勿難受。

你說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妒忌人家的孩子?例如我就見陳美齡的廣告下面有不少留言說她利用兒子讀史丹福來宣傳自己之類,醋味甚濃。

會妒忌是因為她們愚蠢呀!

什麼是愚蠢?我本來也不知道怎樣定義,但今天聽了羅胖的語音,就明白了!

「........这个智慧系统只有三句话。
第一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第二句,知道要放弃的是什么。第三句,知道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这三句吗?就这三句。

做任何一件事情,你如果都按照这三句话逼问自己,分别想清楚它的目标、代价和责任,这就已经是智慧了。
把李想这三句话反过来,你也就搞清楚了什么是愚蠢:目标不清晰的行动、不想付出代价的欲望和肩负承担不起的责任。」

自己不付出又想要有收獲,沒有收獲時又妒忌人家有收獲,冤枉人家「迫」孩子讀書,那不是愚蠢,是什麼?問題是她們還覺得自己的付出很多!因為「想」了就是付出,「罵」了就是付出!

為什麼逆襲那麼困難?

上次提到逆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原文:

有博友提供了「為何逆襲那麼困難?」的詳細解釋,我就借來分享一下,先行謝過博友。以下書本內容解說非常清楚,還舉了搭帳篷的例子,令人一看就明白。

各位,如果你的孩子還小,記得要把握機會,多教基礎知識,因為學歷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如果你的孩子已不小了,就要換個角度:「那些傢伙沒什麼了不起嘛,只是比我早起步而已!我只要用功,一定追得上!」逆襲雖然難,但仍是有不少成功例子的。但那個付出有多大,多辛苦,你要知道。









2018年11月20日星期二

三不追女方案

我同阿仔講,如果有日要追女仔的話,記住要採用「三不政策」:不騷擾,不迎合,不感動。

如果你喜歡一個女孩子,你可以在她面前展現你的實力,例如告訴他,你今天看了一部電影或一本書,然後將自己寫的影評或書評send給她看,讓她知道你是一個有思想有內涵的人。這就叫「產品化」:我展現我自己,如果我是你喜歡的類型,你自然會喜歡上我。

追女孩切忌在對方愛上你之前,先告訴對方你有多喜歡她,這樣就把自己降格,變成了他的兵。

幼稚園時,K1時阿仔喜歡上了一個女同學,他每天見到她就攬住她說「我好鍾意你」,結果過了幾天,那個港女(沒錯,女孩只要長得好看一點,三歲就有港女的格調了),將用過的抹鼻涕紙巾都遞給我兒子,天!幸好給我見到了,省到個港女立立令!放學再省了個仔一餐,他以後也懂得要收藏自己的感情。

我們的寶貝兒子,是媽媽拱在手心養大的,如果有一天給我見到她在街上幫女人挽手袋挽高跟鞋,我一定給氣死了。

這件事發生了在一個親戚身上,她的兒子替一個港女穿鞋,氣得她要兒子把女友飛掉,最後兒子選了女友,和媽媽斷絕了關係。

如果發生這樣的事,就算兒子最後選了媽媽,母子感情也一定重創 。所以,關於「追女仔」的事,例如這個「三不政策」,還是要早早講定,不定時重温。

昨天跟兒子看了這個節目, 當中提及到 這個 三不政策:


我兒子很喜歡看羅振宇這個「知識就是力量」的節目,看完後,我們一家人會進行討論。

媽媽的invisible hands

最討厭唱歌的來發表對疫苗的意見,做飲食的發表對教育的意見。這都是「矮人看戲何所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話說搞吃喝的李純恩也來說教育:
http://www.ohpama.com/361824/pamajunior/%e5%ae%b6%e9%95%b7%e8%88%87%e5%ad%a9%e5%ad%90/

他說香港孩子忙碌地補習是為了考前幾名,我覺得完全不是那會事。

考前幾名的,我敢包,起碼頭十名,甚至20名以內的(一般學校),都不需要補習。補習的大都是迫於無奈的,通常都是媽媽要上班,沒空替孩子跟功課,或者媽媽不會英語和高小的數學,又或者是媽媽沒有耐性,一自己跟功課就會發脾氣等等。

其實每個考得好的孩子,背後都有媽媽的一雙invisible hands, 當你實實在在地見到孩子疲於奔命地去補習時,其實他是沒有invisible hands, 才要依靠補習老師的visible hands.

有同學whatsapp來問阿仔功課,阿仔忙不過來,我就幫他回覆,然後我發現那些同學都不太有禮貌,於是我就知道,那些都是沒有invisible hands的孩子。

孩子有沒有invisible hands的支援,是拿好成績的關鍵。

真的有靠補習得來的前幾名嗎?我估有吧!但數目不會多。大部分靠補習的,都是補完都沒有什麼進步,孩子又不是補習老師生的,她怎會孩子要怎樣教才最入腦?

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一

m記的港式奶茶

我老公對咖啡奶茶很上癮,如果那天沒飲過就像被螞蟻咬。

他很奄尖,一眼便基本分出那杯東西是否合格,未放入口已經知道,他說看顏色就知道奶和茶的比例是否洽當。以下這杯是標準的好茶色:



這杯是麥記的港式奶茶,用錫蘭紅茶那種。以前老公不喜歡m記的奶茶,說太淡,茶不夠香,通常去大家樂,大快活和三盞燈。但自從m記改革了奶茶,他就經常去。他是那杯東西比食物更重要的人,所以,我們跟椰林閣說拜拜了,因為那杯東西稀得像水鬼尿。

而那杯東西合格的餐廳中,以m記和三盞燈的最穩定。大快活穩定性最差,上次去,那個杯還殘留漂白水的味道!叫他換一杯,他用了紙杯,味道立即正常了!

m記的穩定性,和它堅持用紙杯也有關係,用膠杯要洗,洗得不乾淨,它就大檸樂了!

表面上,家家快餐店都差不多,但我們從細節中觀察到很多分別,所以,為什麼m記能經營這麼久呢?那是因為背後的管理夠嚴謹,魔鬼就在細節中。

出生的時候,有些孩子條件和家境都差不多,但慢慢長大,卻越走越遠,那是因為,太多細節不一樣。

用「行動」催功課

你有試過囉囉嗦嗦催孩子做功課嗎! 我勸你不要這樣做, 因為這樣會令到孩子覺得你很討厭。

我是這樣催功課的:
(1) 問孩子:「 要唔要媽咪幫拖?」 不要怨他:「 你到底做完功課未啫........( 下刪300字)」

通常孩子聽到媽媽要幫手, 會有兩個反應, 一是立即拒絕, 並且快快手手地做; 一是 真的要媽媽幫手。如果孩子真的是要你幫手的話, 代表孩子真的遇到了困難, 所以才會拖延功課。 如果你直接問孩子是否有困難, 他們 自尊心重, 未必會答你有, 但如果你話幫手,他不拒絕, 即是那些功課對他來說有難度。

(2) 幫孩子做功課。 大膽信任你的孩子, 他不會濫用這個權力。 例如 孩子如果要你幫他抄生字, 你就幫他抄生字, 我是說真的。 要不然你等他慢慢寫, 如果你自己要快, 就幫他做。 通常你要快, 是因為快到睡覺的時間, 那麼你就幫他做吧! 無需有心理包袱。 到目前為止, 我的孩子全部拒絕我這項服務, 除了一次, 常識老師罰他 抄全課書一次,那課書很長, 那一次是我抄的。

(3) 替孩子準備做功課的材料。某些功課要準備材料,例如剪報紙,要先從一份報紙找要分享的東西,再剪出來,貼好,寫評論。除了寫評論那一步,前面的步驟全部是我做的。我會選二至三篇新聞,問他要做那一篇,將選擇範圍收窄,就能縮短做決擇的時間。

還有查字典功課,一定要用手機用app,別信「一定要自己親手翻查過才會記得」的鬼話,那種人是用時光隧道在三十年前穿越過來的,是古人,別信她!

我要催孩子功課時,用手機查那步我都做埋,平時不趕時,是兒子自己查的。

(4)替孩子思考作文的題材。除非孩子自己已有點子,否則像「週記」這種功課耗時最多,分分鐘下筆都要想一小時,不用猶豫,替他想兩至三個,給他自己選。選完之後,將結構大網也想好了,叫他寫。

不要覺得「孩子要自己想過才能識作文」,小學的孩子沒有這種構思作文的能力(除了infj),不要強人所難。孩子需要的是示範,你替他想好,解釋給他聽,這個就是示範,你一定會告訴他,為什麼尾段要重複首段的意思,那叫「首尾呼應」,這他就自然地慢慢知道構思的方法了!有一天,他就會說:「媽媽,你不用說了,我自己已想好了。」

總結:「催促」孩子是一定要的,否則他都不用睡覺了,只是請你不要用「口」,要用「行動」,用實質的行動來催促。這樣,孩子不止不覺得你煩,還很感激你。

相關文章:
代阿仔罰抄
https://curiousboy2016.blogspot.com/2018/05/blog-post_93.html?m=1

2018年11月18日星期日

為什麼你整天都不夠時間用?

下面的文章來自「羅輯思維」的微信公眾號,自從加了它後,每日去微信聽一分鐘羅胖語音分享及看它分享的文章,已慢慢成了我的生活習慣。我建議你們立即搜尋「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注意:是「羅」,不是「邏」啊!

就是這個頭像。


以下是關於「時間管理」的分享,我覺得非常好: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
总觉得一天什么事情都没做,就过去了;
工作太多,感觉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
明明有任务要完成,却还是一直拖延、不肯动手……
其实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今天的这张书单,咱们就来说说时间管理这个事。

一、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



《奇特的一生》

1. 介绍一套经典的“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第一步:记录。记下每天把时间用在什么事上。不要到了晚上才回想着记录,而是做完一件事立刻就记。这能提升你对时间感知的准确性,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比如感觉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开始你的误差可能是15分钟。记录久了,误差能缩短到5分钟。
2. 第二步:统计。在每个月的月底,把记录的数据叠加,看看这个月在每类事情一共花了多少时间。比如工作170小时,运动15小时,与朋友会面5次花10小时等。
3. 第三步:分析。看看各个事情占用的时间,是过多还是过少。比如只锻炼了40分钟,明显太少了;打游戏的时间高达50小时,严重超标。这都是该调整的地方。
4. 最后一步:反馈。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时间安排,决定下个月在每件事上的时间分配,比如增加锻炼、减少玩游戏。重复几个周期后,你管理时间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关于这套时间管理的方法,更详细的解读,欢迎收听《奇特的一生》。


二、如何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 暗 时 间 》

1. 原则一:一次只做一件事,减少任务间的切换。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很有限的。研究发现:当人在两个任务间切换时,会有20%的时间被浪费;在五个任务间切换时,时间损失率高达75%。所以,工作中尽量减少任务切换,做完一个再开始下一个。
2. 原则二:把需要保持机警、集中思维的事,放在上午,比如做逻辑题、参加数学考试。有一项针对小学生的研究发现:下午参加数学考试,学生的得分会变低,低到一学期有两周没来上课的水平。而需要发散思维的事,则要安排在下午,比如头脑风暴、广告创意……这种工作,不太需要注意力集中,甚至混乱一点反而更好。
3. 原则三:给自己设立一个进度条。将大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提醒自己任务进程的变化。比如“已经完成1/2了”“再有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回想一下,我们下载东西的时候,看到进度条的数字越来越大是不是感觉很好。这种暗示,能帮你更高效地投入工作。
4. 原则四:随时捕捉灵感。专注工作时,我们头脑中经常会迸发出很好的想法,任由它溜走就太可惜了。可以先记下来,等工作完成后再回过头来处理。既节省了重新回想的时间,还能再次思考把这个想法优化。
更多提升时间利用效率的方法,欢迎收听《暗时间》。


三、如何克服做事拖延的毛病?



《拖延心理学》

1. 拖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理智与本能起了冲突。理智提醒我们“这件事应该做”,本能则说“不喜欢的、困难的就不做”。通常来说,战胜本能是很难的。所以面对拖延,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一个观念:拖延并不代表我比别人差,拖延的想法很正常,关键是不能因为拖延影响工作和生活。
2. 多人拖延,是因为制定的目标有问题——非常宏大,或者时间跨度很大。这些大目标很难完成,我们会本能地抗拒它。相反,把大目标拆分成容易完成的小任务,提醒自己在当天完成,就容易得多。
3. 克服大包大揽、事必躬亲的习惯。有一类习惯拖延的人,面对可以交给别人的任务,总担心别人完成不好,因此造成自己工作量过大而陷入拖延。委派是一种工作技巧,特别是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随时跟踪他的工作进展就好。
4. 如果有很棘手的事情要处理,不妨安排在运动之后。研究显示,运动会刺激一种大脑生长因子的释放,让学习与记忆能力提高,甚至可以提高到20%。在运动后一小时,心情愉快,头脑也很清醒,用来处理困难的任务,再合适不过。
更多克服拖延的方法,欢迎收听《拖延心理学》。


四、如何在大时间维度上管理人生?



《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

1. 建议一:树立长线思维,用长远眼光规划人生。调查显示,成功的人通常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眼光规划人生。很多当下的问题,用长远眼光来审视,会变得非常清晰。比如自己的职业选择,不妨自问“这个行业20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有更多机会吗”,然后再做决定。
2. 建议二:按照自己的时薪,分配自己的时间。比如,你目前每年工作2000个小时,赚5万块钱,那时薪就是25块钱。这也就意味着,像洗车、清洁这些每小时花费不到25块钱的琐事,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你可以把它们外包,请专业的人来做,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有长远回报的事情上。
3. 建议三:学会投资未来,习惯延迟性的满足。小时工只考虑两个小时的收入,工薪阶层会考虑每个月的收入,顶级的高手会数十年如一日地积累财富。复利的力量,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管当下多忙,也要尽量抽出时间和金钱去投资未来。
4. 建议四:如果发现大方向错误,应该立刻停止,避免浪费更多时间。记住一句经济学常识——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无法下决心离开时,可以这样想:假如所有外界因素都归零,以你现在的认知,还会不会再次做出和原来一样的决定。如果回答是不会,那么就该马上停止。
更多规划人生的建议,欢迎收听《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

2018年11月17日星期六

東海堂好cheap


話說東海堂和銀聯卡合作推出了一個優惠,買滿30平15元。

因為折扣率夠大,於是我們知道後,當時已經過了一大半優惠期,我便日日落樓下東海堂買嘢。

點知買咗兩日,佢就貼住「額滿」,我覺得:「使唔使呀!好心你啦,仲差兩日都唔做埋。」如果我見到大排長龍搶購一空,我會體諒囉~但事實上就係我見不到有人用優勢來買囉,除了我。

唔通那15元是東海堂自己出的?如果銀聯卡沒有給它好處,我不相信它會做這麼大的優惠。

其實做優惠做到不想做咁,會令顧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倒不如不做。

東海堂對我來說是很顯眼的,我曾經見過它們鑼咁大肚的員工,竟然一張椅子都沒有,企足成日,總之一間企業太mean,是很討厭的。

上次的生日蛋糕,我老公食完有點肚瀉,本來都忘了。今日開始,下定決心,唔幫襯佢。

2018年11月16日星期五

中式和西式英語學習

西式的英語學習模式是這樣的:

先教聽,再教說,學拼音,再教讀,再教寫。

中式的英語學習是這樣的:

先認字及聽記讀音(輔以CD及VCD),再看英文書,再學寫作,再找外國人練習對話。

你說那個方法較好?

當然是用英式方法學英語好了!因為學了出來的效果就是母語者。

那為什麼會出現一個中式的方法呢?

因為英式的方法必須有一個英語的母語者或英語非常流利的人,跟孩子對話才行。如果家庭沒有這樣的條件,那是行不通的。

有英文母語者一起生活,用英式方案,沒有,則用中式方案。

咁如果媽媽識英文,又不到母語者的程度呢?那真是可圈可點,一兩歲還是可以用英式方案的,因為一兩歲我們只需要跟孩子日常對話便可,但到了三歲,孩子需要大量深層溝通的詞彙,如果媽媽用英語表達不到出來,那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及社交發展。這樣會得不償失!

同場加影,到底要學多少英文詞彙才夠用呢?聽哥倫布說吧!




2018年11月15日星期四

超媽26 請容許犯錯

犯錯是成長必需要經歷的事,舉例說,我昨晚焯了個很好吃的皇帝菜,那是因為我上一次失敗過,我才知道皇帝菜焯的時間和生菜差不多,要很快就撈起。失敗乃成功之母,如果沒有那次失敗的經驗,我是不會成功的,成功是需要摸索的。

但我發現istj老公是不容許兒子犯錯的,兒子未犯錯,他已狂響警報,兒子真的犯了錯.......我不知道會怎樣,因為他根本沒有這個機會。

事緣每朝早爸爸都規定兒子七時前要完成早餐,但七時前兒子仍然很呆,動作很慢。差不多七時兒子沒那麼呆了就開始思考,他一思考就會說話,今朝問了我一道數學題,爸爸一見他停下來不吃早餐就大發雷霆,連我都被罵了。

其實我已說過很多次,就給兒子自己嘗試用自己的速度上學吧,將管理時間的責任交給他自己,讓他試過遲到,試過犯錯, 他自然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了!

但istj就是做不到!他不容許犯錯,我說遲到超過5次,學校會罰,但遲一兩次給他體會一下犯錯是無傷大雅的。但istj就是辦不到!

除了istj, 其實is型家長全部都辦不到「放手」這會事。例如isfj會很勤力地做埋小朋友的東西,去避免小朋友犯錯,isfp和istp也不會讓孩子犯錯,但自己會犯錯,例如睡過了頭沒有叫孩子起床。所有Is型都是學不會「放手」的。他們如果真的放手了,那是迫於無奈的,這不叫「放手」,這叫「跟不到了」。歸根究底,他們是信不過孩子,is是悲觀型的人。而es則完全相反,過份樂觀,通常在孩子未有能力就放了手,我見過最嚴重的esf, 由得孩子橫衝直撞亂過馬路。

但is們呀,你不放手,孩子體驗不到犯錯,他怎樣成長呢?

相關文章:

容錯量

https://curiousboy2016.blogspot.com/2017/03/blog-post.html?m=1

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

選擇困難症

今朝綠茶紅豆包和黑糖提子包都有,爸爸問阿仔要吃那一個?我們都知道阿仔有選擇困難症,平時問他很簡單的選擇,例如你要A還是B,他經常都做不到決定。但是,今朝他很快就做出了決定,他說要黑糖提子包。

為什麼今天他那麼快做到決定呢?因為前兩天的早餐,一天是紅豆抹茶包,一天是黑糖提子包,今日兩樣都有就是前兩天吃剩的。因為兩個包他都吃過,他很自然地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了!

我們一直都奇怪,為什麼無論多簡單的決定,阿仔都做不到呢?例如MC唔識答,我告訴他,反正都唔識,你是旦選一個吧!反正都是有四分一機會中,不寫就不會中。我這樣說完他真的會爭扎後久,最後還是沒有填的。於是我學精了,我說:「唔識就填B啦~我以前考試一直係咁做。」他以後就真的填到出來,但不一定是填B。

認識阿仔十年了,我自然知道他為什麼經常做不到決擇,因為他不以任何情感作決擇,他是以利益來做決定的,例如他兩歲時,我問他要吃朱古力餅,還是山渣餅,他死都答both.我起初還以為他不明白我的意思,再三解釋。 後來他一路長大, 答題的模式都是這樣, 如果那樣東西,他兩樣都喜歡,他就兩樣都要,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除非那兩樣東西,一樣是他非常喜歡,另 一樣是他不喜歡,他就會選其中一樣。 如果那兩樣東西,他未經歷過, 他不知道哪一樣更優勝, 他是絕對不願意作出抉擇的!阿仔這個人很不喜歡做錯決擇, 有小朋友很隨便就會做出一個抉擇, 做完之後看看哪個抉擇的後果, 才再作修正, 這種是P型的孩子。 而我個仔係強j, 他是很謹慎的。

tj 理性 而且謹慎,fj 感性而謹慎。tj 的孩子 需要媽媽提供大量客觀事實和數據,作為他決定的依據。fj 孩子 ,可能最終會做出一個 與數據不相符的決定, 縱然他已經很謹慎地看過所有資料, 最後他仍然會 依據自己的感覺行事。

fp孩子,全憑喜好做抉擇,一句說哂:講feel。而tp孩子,只要合邏輯的決擇, 他都可以隨遇而安, 或者隨機應變。

孩子的型號,從一出生就有了,我還記得出生第二日,隔住玻璃看兒子,他已經是一個很謹慎的BB,因為當時醫院裝修,吵死了,他不斷去追尋聲源,看得出他很在乎「吵」的問題,但其他BB真的不太在乎,個個都睡得很香。前幾天回看晉彥一歲時,我寫的手記,發現許多性格是一早已很穩定地存在,從來不曾改變過。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

仍在「迷上金庸」的路上

有一天,我看到Facebook有這樣的一個分享:

林夕:「有朋友抱怨,想他唸中學的孩子多讀點課外書,培養讀書興趣,提升中文水平,千挑萬選,就買了《射鵰英雄傳》讓孩子看,翻了幾頁,竟然再沒耐性看不下去。」

「再問這位家長,在「引誘」小朋友看射鵰時,有沒有包裝成語文基礎、中華文化懶人包來推介?家長說有,嗯,那就壞事了。閱讀有兩種,一種是鎖定目標,看完之後可以得到什麼,最誘人的是不帶功利心,看兩看,好看自然看下去,無意中吸收到的東西,就可以滲入血液打進內心,而不是處處尋覓當中有何教誨得益。」
Source: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realtime/article/20181105/58874115

說老實的,如果你的孩子一拿金庸給他看,他便看得津津有味,那是你的福氣,有些孩子,完全沒有家長引導也愛上了金庸,我們那個年代的,有誰由家長引導呢?

但現今這個年代,沒有家長引導又愛上金庸真的很難,因為金庸在那裡?在圖書館的深處,無情情孩子會去圖書館嗎?現在有手機又有遊戲機,誰會看書!還要是這種半古文的書?!

我一直想兒子看金庸小說,用盡手法,講故事,看「神鵰」卡通,兒子也算是看過了,他看過神鵰和飛狐外傳兩部金庸作品,但說是愛上了金庸嗎?仍然未算。

最近一起煲了「 射鵰英雄傳」( 楊旭文版本),因為這個版本拍得實在太好,忠於原著且節奏明快, 脈絡清晰,阿仔真的愛上了!

阿仔不停追問金庸其他名著的內容,我,恨不得立即借一部回來給他看,但奈何學習太忙,只得押後了!

2018年11月12日星期一

咸酸菜西芹炒魷魚

咸酸菜炒魷魚是我童年時吃的味道,媽媽煮過,我印象深刻,我喜歡魷魚彈牙,又喜歡咸酸菜酸酸甜甜少少咸夠惹味。

今次我煮加西芹版本,睇落健康啲。99話魷魚膽固醇高,咁加啲西芹降血壓囉!哈哈~


煮這道菜的訣竅很簡單,就是要每樣東西都分開調味分開煮熟,最後才合起來兜下。

這個是C9煮餸的基本功,如果你炒東西習慣全部材料掉落鑊炒埋一碟的話,必定難食,因為每樣材料要煮的時間都不同,你一起炒,就會有啲未熟,有啲太老,咁真是美女厨房了!

酸菜是關鍵,因為出面的酸菜買回來,水準很參差,有醃得很好吃的,有很難吃的。我今次不好彩,買了一個得個咸字,唔夠酸又唔夠甜,我要先氽水去咸,再加醋加糖來炒。

西芹要整得好吃的秘訣是去筋,用 鹽水灼熟, 將老根全部抽走。我們家吃西芹可奄尖了,99一定要整到西芹冇渣才會吃。

魷魚最簡單,去除哂內臟,剪好,用雞粉,糖,麻油醃好。不要告訴我你怕幫魷魚去內臟,事實上很多c9一把年紀都怕劏魚之類的,這件事,人人接受程度不同。我就覺得,那件東西不會動,我就可以接受了,我怕承受「殺生」的罪孽。

續樣東西炒熟,一起回鑊炒埋一碟,即成。

比較DSE,GSE & IB

你們都知我最喜歡「想在前面」,當阿仔連升中的呈分試都未搞完時,我已經開始探討一下升大學的各個考試制度。

以下這個是DSE和GSE(AL)的對比,表面證供顯示考GSE攞好成績容易過考DSE,而且GSE冇死亡之卷:中文及通識。不過有網民話唔可以咁比較,因為考GSE的,已是精英,學渣已於Igcse淘汰,成績自然會好過DSE的考生。但本人是數字化的人,看完下面數字,我深信GSE是比DSE淺,因為GSE考生沒有比DSE少,世上那有那麼多精英?


Source: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70034

另一邊廂又有人比較DSE和IB, 同樣顯示IB的狀元率高過DSE,中文科的狀元率高過DSE 20倍(真的嗎?),睇完我都唔清楚邊個易考啲,因為啲人又係話精英先讀得IB,咁狀元率高都正常。

陸子瑋:Non-JUPAS 簡單?升學捷徑?先了解清楚,再三思而後行


http://www.thinkhk.com/article/2018-09/12/29426.html

我覺得考邊個試真係好睇家庭的支援在那一邊較強,還有是孩子的個性,例如屋企個個英文好水皮, 冇人支援,就唔好搞IB. 孩子如果外向坐唔定興趣多,IB係更適合,因為做project和presentation計分,做義工又計分,有突出課外活動又計。淨係識死讀書嗰啲,例如我個仔,真是唔好行IB.

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

井無壓力不出油

前日在賣物會買了一本「楊振寧傳」給99,她最喜歡看人物傳記了,我就是知道,嘻嘻,她看完就忍不住跟仔講故事,我又不用自己講給他聽了(講人物是f型的強項,T型是不干的)。

怎料,仔見到那本書已經忍不住追問,問楊振寧的年齡及其家人是誰?我們都還未看,他自己又不看,卻不停問,還要我google下。

我煩不過來就說:「楊振寧的家人是誰,誰關心呢?人們只會關心有成就有貢獻的那一個人,他的家人都沒有做出什麼事來。那一天,人家問『誰是xxx(我兒子名)的父母?』那我就面上有光了!」

記得當年謝霆鋒出道時就說過:「 人人都說我是謝賢個仔, 希望有一天, 人人都叫他做謝霆鋒個老豆。」 他做到了! 現在人人都叫謝賢做「 謝霆鋒個老豆」。

話說回來,99聽到我竟然期望阿仔有一天會「出名」( 其實我係咁意噏下啫!),就很有反應,說:「咁阿仔會好大壓力喎!」

我回應她:「 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

跨度很大的品味範圍

星期日早上嫲嫲煲新聞,阿仔喜歡一起看,然後跟嫲嫲一起議論新聞內容。

早餐時媽媽要看美劇「A good doctor」,他又要跟我一起看。



午餐時爸爸要看港珠澳大橋的經濟分析節目,他又啱睇,又參與討論。

晚上我看「五個天才少年」資訊節目,佢又睇。

晚飯時他看低B的monchichi及Thomas and friends卡通,看得哈哈大笑!

似乎冇嘢係阿仔覺得悶,唔啱睇的。佢樣樣都看得懂。

他的品味範圍,跨度真大,由小朋友喜歡的到老人家喜歡的,他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