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0日星期二

對八達通系統的好奇

半年前 ,兒子對八達通系統開始充滿好奇,之前搭港鐵時已問長問短,他眼見我將100蚊入了八達通,我說:「錢已跑進了八達通卡了!」我以為已經解決了他的疑問,怎料,他問:「咁剛才那張一百元紙幣,係咪會運去地鐵公司個戶口?」我一想,說:「應該是入了八達通公司的户口才對!」他更加不明白地鐵和八達通和乘客的三方面關係。

這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解釋了許久,他似懂非懂,於是我又把問題擱置在一邊 ,他有時也會再問,我再解釋多一次,他到底明白多少呢?

最近我再問他一次, 發現他已經完全沒有疑問了,他已知道車費是經過八達通公司再去到地鐵公司的手上,他還知道用八達通付款的食物,款項先去到八達通通公司,然之後又會去到相關的食肆的戶口。

總之長大了,那些知識便會「 通」!現在我們解釋一樣東西給孩子知道,他未必立即明白,但經過一次兩次三次的解釋,明白是遲早的事,家長不要以為孩子不明白,就不解釋。明白是要經過多次解釋之後,才慢慢領會。 知識是家長的耐性慢慢累積的成果!

2016年12月19日星期一

勢力均衡的婚姻

什麼樣的婚姻最幸福? 我認為是勢力均衡的婚姻。

為什麼會這樣說? 這是基於觀察。

我觀察到 ,如果一對夫婦大家勢力均衡 ,他們整個家庭會處於一個比較幸福的狀態 ,尤其是有了小朋友之後,這個勢力均衡的狀態更加重要。

什麼叫做勢力均衡呢 ?勢力均衡就是, 沒有誰怕了誰 ,沒有誰不能失去誰, 我有我的說話權利 ,而你有你的說話餘地, 我的說話你要聆聽,你的說話我也要聆聽, 我們的溝通是平等的,這就叫做勢力均衡。

有很多夫婦的勢力是不均衡的, 我見過有一些丈夫什麼都要做, 上班,交家用回來,還要幫手洗碗, 餵孩子, 然之後太太還要責怪丈夫不幫手伴讀, 一個全職主婦, 竟然連飯也不會煮, 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叫丈夫放工去做, 這樣很明顯是太太的權力過高 ,丈夫完全被太太吃著了!

我也見過一些丈夫, 除了交家用, 什麼也不做, 孩子不用理,家務不用理, 太太就像喪偶了一般 ,自己獨力支撐整個家庭的運作。

這兩類型的婚姻都不好, 如果大家沒有孩子,其實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一個周瑜,一個黃蓋,大家沒有話好說, 他們自己覺得喜歡對方就好了!

但如果他們有了孩子,情況就不同了! 不只是工作繁多的問題,小孩教養的問題,最主要就是孩子是需要一個雙親家庭,不是單親家庭, 如果太太權力過大, 孩子就像沒有母親那樣。我就見過有太太放工之後還去做瑜珈, 死也不肯回家看孩子的功課,是由丈夫跟功課, 太太自顧自去玩。

太太不肯煮飯,那即是說 ,孩子其實沒有了「媽媽的口味」,蔡瀾經常說 ,我們的口味就是媽媽培養的 ,孩子長大了 ,就沒有 蔡瀾 這般幸福, 吃了一些東西,大嘆:「這就是我媽媽做的味道!」

丈夫勢力太大 ,就等於孩子沒有爸爸, 我識得一些朋友,爸爸學歷很高 ,但由於他不肯教導孩子,媽媽又不會英語 , 又學歷不高,搞到哪些知識全部都傳不到孩子哪裏。

所以,如果你正正經歷一段勢力不均等的婚姻,是時候應該要去為孩子爭取一下, 又或者自己反省一下。 務求做到雙親家庭的效果。

卡爾威特是精英教育


[卡爾威特的教育] 可以話係我第一本接觸嘅早教書 ,它倡議將孩子教導成為一個全面的人,而且越早開始教導越好。

所以 ,我在兒子五歲前,主力是用卡爾威特的教育理念, 還有劉亦婷媽媽的教育理念, 後來,我開始接觸到蒙特梭利的教育 ,尹老師的著作, 還有最近陳美玲的著作, 她們都有一些論點和卡爾威特的教育不同。

例如: 尹建莉倡議不要教育 「完美的孩子」,這個和卡爾威特是相反的。

還有獎罰無用論 ,卡爾威特的教育絕對是有獎有罰 ,而 尹建莉丶 陳美齡丶蒙特梭利,倡議的教育, 是拒絕獎罰, 因為她們認為獎罰會模糊了學習目標。


到底哪一個說法才對呢 ?我應該用哪一種理念去運作呢?

詢問過另外一些熱衷教育的朋友,她給了我一個很好的答案, 她說卡爾威特其實是精英教育, 劉亦婷媽媽的教育也是精英教育 ,其他幾個是適用於大眾化的教育方式。

我聽完之後恍然大悟,怪不知得 ,我總覺得 尹建莉 說得有道理,我卻難以跟足, 而卡爾威特的方式, 還有劉亦婷媽媽的 「 短板理論」,我一直在使用中, 而且用得得心應手, 結論是: 如果你的願望是培育精英, 你用卡爾威特的教育 和哈佛女孩 劉亦婷 的教育, 如果只是想用一般普通孩子的培育方法,則其他更為適合。

以小勝大


實在太喜歡看葛拉威爾的書,為什麼呢?因為他和我很“夾”,我們應該都同樣是intp,型號相同,型號相同會更容易吸收。例如大家都是追求“成功”的人,就不需要去解釋,去辯論,為什麼我們不追求快樂?

作者就是一個追求成功的人,<異數>寫的是為什麼会成功,<以小勝大>寫的是弱勢者如何成功。他的著作,本本和成功有關係。為什麼一定要追求成功?因為渴望成功是我和作者這種人格天生的欲望。


這本書很好看,但與我們最相關的是第三章,關於小塘大魚的理論。 

作者葛拉威爾的小池大魚理論是針對大學階段而說的。但由於外國大學寬進嚴出,香港是嚴進寬出,所以,作者的理論,在香港應該應用於中學。在探討中學之前先說說小學。

香港的小學大致分兩類:

官津小學,這類小學像同一個模子印出來似的,程度和教育方式,不是沒有分別,是沒有“大”的分別!

直資及私立小學,每一間都差天共地,程度和教法相差十万八千里。

教育局分中學時,如何區分這兩類小學的學生,誰應該入那一间呢? 是基於一個神秘的派位制度。 我們家長絕對不會知道他是如何運作的, 公佈出來的部分, 只是一小部分。 還有一個pre-s1測驗,用以判斷學校的水平高低,這個數字並沒有公佈出來。

據我推測大約是這樣吧,每間學校分三類學生:band a/ band b /band c.  為公平起見, 每間學校的學生, band a 學生可以申請  band one 學校, band b學生可以申請band 2學校, 如此類推。

聽說最好的學校, 程度最高的, 有八成是band a學生。 表面上, 入程度最高的學校 ,只要考到頭八成 ,便一定可以入到band one 學校, 好像更著數, 事實上又是不是這樣呢?

認識一個在福建小學, 全級考第十四的學生, 去了sfa 竟然考全班30, 按照推算即是全級, 最後那十五名內。

那邊廂, 又有一個在福建小學的學生, 聲稱 「讀得辛苦」( 不知道他原本的名次)去了啟基小學,考全級第一 ,還囊括了所有學科獎項。

我合指一算, 啟基小學和sfa學生程度, 到底可以相差多遠呢? 難以想像。

而政府學校, 大約就是在直資及私校中間水平位置 ,不要以為政府學校 水準 一定最差, 因為受到監管 ,其實他們起碼有中等水平,而私校反而參差很大。 因為要提供不同元素,才能在市場上的競爭 ,所以他們的重點可能會是 吸納 一些重視才藝的家長,而非重視學術的家長, 所以他們其實放棄了一部分學術的要求,建立了一間另類一點的學校。

即是說, 以學業計算 ,一個中等學生,如果游去大塘, 會變了一條小魚 ,游去小塘, 會變成一條大魚。

而政府盡量對每一間學校都頗為「公平」, 總不能搞到某些學校就全部都入band one, 某些學校就沒有人入 band one吧! 如果真是全憑實力, 為什麼政府要保留一部分排位裏的東西不告訴家長呢? 我估計它就是想保留一些調節的空間 。每一間學校 都有 band a b c 學生。 大家自己用自己的邏輯去推理結果, 不多說了!

說到去中學 ,如果採用葛拉威爾的說法,就是寧為雞首, 不為牛尾, 如果孩子剛好是band a band b之間的學生, 盡量讓他入band2學校,那他便會有機會找到一個更好的名次,增加入大學的勝算。

人對自己的看法直接影響了他的學習能力,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不行,就是不行;如果他覺得自己行,他就是行!所以盡量選擇一間不要令到孩子以為自己很沒用的學校,這便是最終要說的東西了!


(戴定頭盔: 一直不敢將對不同學校的想法公開 ,就是因為這很容易會引來別人的攻擊, 例如別人會問你為什麼如此功利 , 以成績來作 一個判斷, 又會有人質疑,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同,為什麼一定要向成功的方向去追求? 只可以這樣說, 如果我說每樣東西都必須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其實我是不用說話了 !每個人都不用再說話的了! 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思維, 看見別人的想法與自己不同,包容就是了! 啱就聽唔啱就算啦! 無須執著。)



2016年12月18日星期日

一早知佢120

有一個朋友,她懷疑自己的兒子是資優孩子, 於是向我查詢關於鑑定資優孩子的機構, 但她沒有詢問我的看法, 我把資料給了她,事情過了大半年 ,我一直沒有追問她到底結果情況如何。

為什麼不追問呢?因為我自己心目中早已有答案。 我認為她的孩子,智力大約120,並沒有到達資優的水準, 因為如果詢問她,她兒子又不是資優兒, 以她的性格和自信 ,可能會覺得沒有面子, 以免尷尬, 所以我就不問了。我甚至一早跟她說:「如果是120的話是最理想的,因為又聰明又聽話, 大部分一成功人士都是120。」 但我知道她的想法是 :越高越好,這是一般人的誤解 ,她亦是一個很一般的人。

後來他的兒子在數個比賽之中獲得獎項,我見機會來了,便順口問一問,當然先讚揚一下他兒子的出色表現,再作打聽。結果和我想像的 一點也不偏差,他兒子的智力是120,她私底下告訴我,她始終認為自己的兒子是資優兒,她的想法沒有改變( 即是覺得專業機構驗得不準?), 但同時她亦指出資優學院的測試有如過五關斬六將,專業人員甚至打電話去學校了解清楚 。我心中十分詫異,想不到這機構如此認真及準確。

其實分辨資優兒和聰明孩子, 那條界線在哪裏呢 ?就是130。 也不知道是誰定的, 但真的異常地準, 130以上的孩子和130以下的孩子,好像兩個世界的人, 130以下的孩子無論他多聰明,獲得多少獎項,如何得到老師喜歡,他就不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比較少資優孩子的情意特質?而130以上的,他可能沒有名列前茅, 可能沒有拿獎 ,他甚至可能是一條頂心杉,他情緒波動大,不服從權威, 不聽話, 不受教, 這些便是資優孩子的 「情意特質」。

不要著眼於他們拿了多少獎,獲得什麼成績 ,無論他們的成就有多大,都不是區分資優與非資優的方法, 區分的辦法是情緒特質,這個十分重要。 所謂資優, 就是一批行使不一樣的神經系統的人, 一批歧異的人。

但由於情緒特質很難判別 ,所以要專業機構才能作出判斷, 到底是學習障礙的?還是資優? 還是高敏的 ?表現出來都有十分相似。

我只知道,我的直覺很準, 我說多少, 通常也不會差多少, 但那個孩子必須要是我知道的,見過的。

另外一個判別孩子資優與否的方法, 是看他的媽媽, 這個旁門左道我認為十分準確 ,四個資優孩子, 有三個是男孩, 男孩的智力大多來自母親, 來自父親的比較少,所以觀察他的媽媽,命中率很高。

聰明的母親,是害怕自己的孩子是資優兒居多,很少會很想自己的孩子是資優兒, 那些很想自己的孩子是資優兒的人, 其實十分膚淺。將這件事看得太簡單, 其實做資優兒的家長 ,承擔的比收穫的大許多 ,所以聰明的媽媽都有點 避忌,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是「 正常人」。

那些一天到晚, 吵著要去做智力測試,主動去想知道結果的 ,通常都會吃詐糊 ,而那些 一天到晚逃避, 最後被迫要去的測試的,通常都是真的。

以上說的是個人經驗及看法, 大家聽聽算了! 別太認真。

2016年12月17日星期六

一樣的人一樣的教法

就快放聖誕假, 學校派回所有工作紙, 我發現阿仔有好多份小測, 全部都係數學科 ,小測不但只有分數, 更有排名, 每一份卷都有排名, 老師會根據排名給印仔, 印仔多就可以換禮物。


這本靚靚龍貓簿, 就是阿仔換返嚟的禮物。

其實我真係幾佩服呢個數學老師, 因為佢唔單止不停咁同佢哋做小測 ,仲夠膽喺小測上面列出排名, 這個是需要勇氣的 ,你知香港的家長多敏感 ,分分鐘會話你成日測驗 ,壓迫民族幼苗, 又會話你變相支持tsa ,仲要有排名添! 可能又會話你過於功利,鼓吹競爭, 又可能會話你冇顧及SEN嘅同學嘅感受, 總之香港嘅家長 係可以有好多說話。

呢個數學老師嘅做法, 同我嘅做法非常相似, 我都係經常同阿仔操卷 ,數學科同其他科目唔同 ,必需要經常做測驗卷, 否則小朋友會唔識得控制時間 ,好多控制時間的技巧, 都係透過訓練返嚟, 我見老師已經同佢做咗咁多份, 我立即抽起曬所有嘅數學卷,改為和阿仔研習作文。

其實我都唔喜歡經常操練小朋友,但係我哋唔能夠將洗澡水同嬰兒一齊倒掉, 操練係唔好 ,但如果係0操練嘅話 ,會令到小朋友在真正考試嘅時候, 遇到好大挫折 ,最主要都係時間控制不當 ,小朋友識睇鐘, 唔代表佢有時間管理嘅能力 ,管理時間係從不斷嘅練習裏面學習得到,係一種sense, 係透過反覆嘅訓練才會拿捏得到嘅sense。

數學老師曾經解釋, 佢點解要將排名寫係測驗卷呢 ?係因為將來你入咩中學, 最主要都係睇你數學科嘅成績 ,佢話語文科大家嘅相差嘅分數唔多 ,但數學科差距可以係又十幾分至到一百分 ,所以唔好呃自己啦 ,早啲知好過遲啲知,早啲知有得追, 遲啲知死硬,我就係鍾意佢咁NT, NT 型格的人,眼光看著將來, 不是目前的小事,唔會婦人之仁!

呢個數學老師 ,係我個同類, 大家都係NT型,同樣嘅人用同樣的教法。 不同類型嘅人,難以互相了解對方的教育。

我們需要強勢領袖

雍正王朝我終於看完了, 這套劇真的很好看, 好看的理由, 是因為我學習了許多東西。一些我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 作為一個小市民 ,一個師奶 ,我從來沒有站在領導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管治一個國家?但是看雍正王朝的時候,你難免會去思考帝王心術 。

雍正的父親康熙,經歷九子奪嫡,九個王子都想當皇帝,其中勢力最大的是八阿哥,他有八賢王之稱, 是一個 最得人心的人, 其他的官員有八成都支持八阿哥。 最後康熙把皇帝位 交給了四阿哥 ,就是雍正,他是一個 孤臣 ,一個默默 做事 ,但是以從來不結黨的人!康熙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一個 人緣不佳 的人,他為什麼要選擇他呢?當故事看到越後,你就越明白康熙的心思 。作為一個領導者,其實應該是要平衡各方的勢力 。如果你結黨, 即是你對某一個黨派的勢力特別 偏袒 ,那怎麼去做一個好皇帝呢? 最沒有 能力的人是人民 ,人民沒有錢沒有權勢,誰去幫他說話呢 ? 最後官逼民反, 國家動盪是必然的事 。



雍正因為曾經得罪有錢人, 官商 ,讀書人 ,所以朝廷中沒有一個人喜歡他。 他推行的 新政 最後得到了空前的成功,但他卻留下了千古罵名 。那些讀書人把他寫得有如暴君, 又說他 竄改 遺詔,又說他有血滴子隊伍 ,其實這些都是不滿他的新政的人做的 ,他留下了千古罵名。

 我記得當年我看亞洲電視重播麗的電視 的劇集時,扮雍正的萬梓良,十惡不赦。 而這個 雍正王朝 作者二月河 閱讀完詳細的歷史,資料做個仔細的推敲 ,為雍正皇帝做了一個平反, 他明明功績嚇嚇,卻被人說得如此不堪! 那是因為他是一個強勢領袖 ,強勢領袖難免會令很多人不滿 ,會批評他 ,但是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 和氣泥 ,我們需要的, 是一個真真正正有辦事能力的人 來管治國家。

特首選戰在即, 希望香港也能選出一個像雍正那樣的強勢領袖, 不要像梁振英那樣, 做事溫溫吞吞,不夠雷厲風行,不敢硬撐新政, 龜速進行 ,香港需要一個改變。


2016年12月16日星期五

基因或教養

有些書,我讀完後全部都明白,但是學不到什麼東西,而有一些書,我讀完之後很多不明白,但學到的東西,卻比其他書更多,因為他引起了我對一些事物的反思, 將一些一直以為是對的觀念,狠狠打破 ,而這本[基因與教養]便是後者。

作者花了三份之二本書, 去推翻那些流行已久,似是而非的定論。 去到最後才說出問題的真相,而我看完這個真相後,完全都不到解答,反而產生了更多的問題,所以這本書我已經看完許久,卻遲遲未能動筆寫一篇網評論,自問沒有本事寫這個評論評論。 因為佢多概念,仍然在消化之中。


不過我卻寫了一個推介,因為這真是一本好書, 很值得細看, 以下是推介:

這是一個偵探故事,故事的開始,是拉列與拉丹的喪禮。拉列與拉丹是誰?她們是一對同卵雙胞連體嬰,她們在一起生活了29個年頭,她們完成了大學的法律課程,她們因為對職業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決定要做分割手術。她們冒着一半會命喪黃泉的險,也要跟對方分開,原因竟然是: 大家性格不同,實在太難一起生活下去!

拉列與拉丹手術失敗,雙雙死掉,她們在生時被迫一起,死後終於可以各睡一副棺木了!

這件事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大家一直為「到底性格是先天形成或後天環境影響」而爭論了半個世紀,最後得出的共識答案是: 各佔一半,互相影響。

但拉列與拉丹是同卵雙胞並連在一起,即是,她們先天和後天都是一樣的。那麼,為什麼她們最後因為性格太不同而要分開呢? 她們不是應該有同一樣的性格嗎?

為了解開這個謎,作者哈利斯,一個六、七十歲的殘疾老婆婆,足不出户,號稱自己是輪椅神探,用她強大的羅輯思維能力,廣博的跨學科知識,複雜的思維駁辯,找出幕後的「兇手」!

〈教養或基因〉
索書號: 173.7 0077

網評:




閱讀是廣泛的好?

經常我都會聽見家長這樣訴苦 :「我兒子只肯看xx 為題材的書 ,其他書就不看了 !」家長的表情是一臉無奈 ,萬分苦惱。

而我又會通常見到另一些家長, 表情輕鬆自豪地說:「我女兒什麼書都喜歡看!」

聽完這兩種家長的說話 ,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對第一類家長 ,我的感覺是不擔心, 並且十分高興 !因為他的孩子 ,對一類型的書非常熱愛, 即是他已經找到他的熱愛點。

第二類型的小朋友 ,能夠令家長安心 ,但我卻安心不下。 因為我覺得 ,樣樣都喜歡看, 即是一樣也不喜歡看 。就像每一個對象,我都喜歡,即是根本沒有一個真心愛的人, 是同樣道理的。 應該立即去尋找一個新對象,一個能令他全情投入的對象。

在幼兒時期, 或者 小學時期, 興趣廣泛是令家長十分安心的 ,但我本人認為, 在閱讀方面要的不是廣泛,而是深入。

喜歡廣泛閱讀的人, 最後很容易會走向手機 ,因為網上的文章又多又方便 ,那為什麼要拿著書本來閱讀呢? 又重又不方便!

只有喜歡深入閱讀的人 ,才是最後看書( 包括電子書)的高手。書本與互聯網不同的地方 ,是書本的學問是深入的, 互聯網是淺層次的 ,廣泛閱讀的人,其實是每一本都看了個皮毛 , 便心滿意足了 !而集中閱讀的人, 其實他們是喜歡研究深層次的學問 ,這種特性會令他們一世都與書有緣。  沒有深入研究一件事物這個動機的人,是不會看書的 ,就算看也是看來看去, 都是前面幾頁。

書本的存在, 是因為有人需要深入的研究學問 。世界上如果沒有了喜歡深入研究 的人, 便不需要書本 。

從小喜歡偏執地閱讀的孩子, 其實將來會終身持續閱讀的機會更大, 他會再過了一段時間 之後 ,又深入地研究另一個專題 ,這是我的推測。 你又有什麼看法?

2016年12月15日星期四

閱讀證書到手了


2016的暑假, 發現圖書館有" 閱讀計劃" ,立即報名參加 。既然看書已是我們的生活習慣, 做個紀錄 ,順便拿取證書,何樂而不為呢?2015至 2016年的證書, 雖然 cut-off是9月份, 但是 要到年尾才有 ,今日終於有了 。

大家也來一起參加吧!

月經的真相

十分詫異! 想不到在一個男人的著作之中 ,會找到困擾多年月的經問題的答案。

其實很早以前我已經懷疑, 女性的月經是對她的身體的一大傷害,我有這個想法是來自經年累月的觀察。 我觀察到,讀書的時候,原本都是女孩子考在前面,後來女孩子來了月經,男孩子便追了上來 ,別人都歸因於男孩子後發先至,我卻覺得是女孩子月經到來,令她每個月都很辛苦,影響了她的讀書情緒,影響了她的體能。不是說笑的,以前讀書的時候,見到有些女同學月經的時候,痛得滿面發青,每個月都要走進醫療室,而我其中一個是我的好朋友,她每個月都有這樣的困擾,她的反應很誇張,我慶幸自己是一個一緊張就不來經的人, 一年都有兩次考試兩次測驗,怎會不緊張?所以 我大概是一季一次吧!

到成年了,我又觀察到,哪些告訴我她月經很多的朋友,她們老的速度比我快,你想想為什麼一對男女結婚的時候,大家的年齡差不多,但去到了一段時間後,女人長得好像男人的姐姐,男人好像吃了防腐劑,你看看張智霖和袁詠儀的差別,袁詠儀不是已經極力保養了嗎?但是在許多鏡頭之下,沒有修圖的情況下,她和張智霖的外貌相比,實在相差太遠。

有一次我勸告一位來經時間很長的朋友:你不如打避孕針,三個月打一次,來經的時間少了 兩次,這樣失血就不會過多了!  她很反感,她認為我這個提議很不正常 ,她認為每個月有經期才是正常的,但我明明觀察到她面色臘黃,一個不健康的樣子,明顯是失血過多了 !她深信月經可以排毒,所以多好過少,我認為這個想法有點古怪,因為這個想法跟我的觀察不一致,我明明觀察到,所有月經流量過多的朋友,樣子都不好看, 衰老的速度也比較快。

因為我月經的次數比別人少,我覺得很奇怪, 雖然我覺得這樣很好, 日常生活很方便, 但我一直也有尋求醫生的意見, 每個醫生的意見都不同。 最後一次,我去中環一個女醫生的門診,她很忙碌,知道我為這些小事而來, 大聲說 :「只有月經過多才是問題 ,月經過多有可能 是有潛在的疾病,月經過少最大的問題就是生不到孩子,你仔都生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以後不用再來覆診了 !」我第一次聽見醫生如此肯定地告訴一個病人,不要再來覆診,因為她的診金也不便宜的呀! 因為這個醫生說得那麼清楚明白, 我就心安理得, 不再為此事而煩惱,反正我都已經生了孩子,就不用怕生不到孩子了!


說了這麼久, 便說一說這本書的答案吧 !這本書印證了我的想法是對的, 月經少畀月經多好, 月經多意味著卵巢癌丶乳癌... 的機會大增,每生一次孩子 ,患癌的機會都會減10個percent。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生孩子的期間會停經, 生完孩子有好幾個月也不會來經, 這樣等於休息了一年,卵巢不用每月受到細胞分裂的影響 , 癌變的機會率會減低。

這就是現代人女性癌症發病率,比古代女性癌症 高出幾倍的原因。 因為古代沒有避孕 ,女性一生人要生很多次孩子,所以她們的月經次數比較少,她們大約一生人行經100次,現代女性行經四百次 ,每行經一次細胞的分裂都會增加患癌的機會。



此章的最後,建議避孕藥其實可以作為抗癌藥之用 ,只要用避孕藥將月經調整至三個月一次, 那麼我們便會像一千年前的女性一樣 ,一生人只會行經一百次, 這樣患癌的風險便會大大降低了!

說了這麼久,這本到底是什麼書呢 ?這本書不是醫療健康的書 ,是葛拉威爾的著作 「 大開眼界」, 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其他都不是相關於月經的。 他寫的東西有他的參考書目 ,他是一個頗有說服力的人, 不是胡說八道的書本 ,大家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話,可以到圖書館借閱此書。





那些很好用的apps

最近發掘了一些 好用的apps, 我覺得第一好的是這個「Google 手寫輸入法」。 安裝了之後, 除了可以用手寫輸入, 亦可以設定語音輸入 ,語音輸入準確率很高, 以前一篇文章我要打 一小時, 現在口噏噏幾句, 十幾分鐘便以可以把一篇blog寫完了。

whatsapp更加方便, 現在可以長篇大論,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又不用錄音 ,因為錄音的話,很多場合也不方便聽。

( 寫住已安裝 的那一個)

( 安裝後 ,已自動有語音輸入的功能)

語音輸入 ,唯一不好的地方 ,就是可能有錯別字要自己執番。

另外,google translate apps也不錯!


第二個很好用的 是圖書館apps, 相信你們很多人都用過了吧! 只要是經常去圖書館的 , 一定要用。

( 這是專心apps, forest)

( 這個是用來學英文的 ,有很多英文文章,並有朗讀,也有跟讀模式,可以每天跟讀, 提升英文水準。)


還有什麼好apps?

2016年12月14日星期三

救返一隻雀仔

昨天 ,親眼目睹一隻雀仔撞向玻璃, 暈倒地上, 實在太可憐了! 我立即停下來觀看 ,看看他的情況 ,有途經的阿婆 ,想用拐杖督牠,又有保安阿嬸 ,說要call人 來吧他 撿走丟掉 ,那隻雀仔明明未死呀 !牠只是暈陀陀而已! 給牠休息一會兒,可能便會沒事。 我不明白那些人為什麼一點同理心都沒有? 我阻止了 要督 雀仔 的阿婆 ,阿婆漠然地走了 ,保安也不再去注意那隻雀仔了 。只有我一個人 呆呆地站在一旁, 看看牠何時恢復力氣。


但想一想 ,這裏 大街大巷 也太過危險, 不知道有多少沒有同情心 的阿叔阿婆 ,會把它當垃圾丟掉 ,於是 我用一片大樹葉, 把牠 盛載 起來,放入僻靜 的草叢中 ,讓他可以好好休息, 恢復元氣。


我怕牠有禽流感, 所以不敢用手去接觸牠,只是用大樹葉去承託牠。


他便在這個草叢中休息 ,我回家拿了一點餅乾和清水,再來探望牠,牠仍然在那裏休息。


可是, 當我把水放下 ,他便嚇得 逃跑了 !對 是逃跑, 不是飛走 ,但 既然 會逃跑, 而且身手靈活 ,看來他的小命是檢回來了!

我把水和餅乾碎留下來 ,以免他傷勢未癒 ,飢寒交迫 ,我覺得自己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十分開心。

同時我亦留意到 ,很多上年紀的人 ,都沒有同情心 ,這是為什麼呢?

期待是最美好的

兒子最近,每天都板著手指頭, 倒數到底還有多少天放聖誕假。 又開學至今, 都沒有什麼長假期 ,兒子真的累了 !剛開學的時候, 他雙目炯炯有神,早上十分鐘便把早餐吃完, 精精神神出門口, 現在可不同了,他委靡不振, 早上拿著麵包, 遲遲吃不下去, 心急的爸爸 大聲喝罵, 其實我覺得 大家應該學會體諒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 他們人還是小, 力氣也比我們弱, 如果沒有一個長假期回復元氣, 慢慢他們的動作變慢, 是自然不過的事。

尚有六天便是聖誕假期了! 這個聖誕假期我們也會上 我們的渡假屋 去充充電, 最初購買這個渡假屋的時候, 我以為 我們會貪新鮮,過一段時間便不再上來 ,因為很多朋友都是這樣。但我又發現不是,最期待上來的是我的兒子, 雖然已經來過三四次了, 但他每一次都是這樣興奮,這樣期待。

我問他想去哪裏旅行?他答我他要去中山, 即是我們的渡假屋的所在地 ,我哈哈大笑 ,兒子的個性便是這樣, 他喜歡一樣東西 ,是可以不停重複的 。那不代表他不接受新事物, 他不是不喜歡去其他地方旅行 ,但目前,去其他地方旅行 ,跟去渡假屋住一樣開心。 在於我們來說, 去渡假屋 十天的成本 ,也只是在香港 全家吃一頓酒店自助餐的價錢而已, 何樂而不為呢?

每次上到去住完十幾天回來的時候 ,感覺精神爽利,因為上面的空氣更好,氧氣充足,人也更精神。 上次暑假, 住了二十多天之後, 回到香港有一點納悶, 因為空氣真的不太好 ,不知是否空氣質素的問題 ,每次在渡假屋內學習,吸收力特別好的。 聖誕假期之後不久,便是 上學期的大考 ,所以我們還是要 帶一點功課上去溫習。

期待聖誕假期的來臨!

數字是最客觀的

上一篇文章「 八歲的社交能力」說到 ,自己的孩子,自己是了解得最清楚的人,但是同時我亦發覺很多人真的並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舉個例 :我有一個朋友, 有兩個女兒, 但女兒上小學之後,遇到十分大的學習困難, 總是吊車尾。 她真的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程度, 所以也沒有準備 ,倒瀉籮蟹一樣。 於是我便告訴我這個朋友,在妹妹上小學之前記得要好好幫她準備, 反正她們都會上同一所小學, 所以家姐的 試卷 ,一定要影印留底給妹妹作為考試前 練習之用 ,結果妹妹也上小學了。

前幾天他打電話給我 ,說妹妹測驗成績不好,每科大約六七十分 ,老師開始有點意見, 派了一份 學習障礙問卷給她。 我問她到底有冇把姐姐的試卷留給妹妹作操練之用 ,她說他並沒有留底 , 連用手機拍下照片也沒有 ,我問她為什麼, 她支吾以對 。

其實我這個朋友,我十分清楚 ,她是覺得妹妹這麼聰明 ,怎麼可能會和姐姐一樣應付不了學校功課呢? 但其實我一早就看得出來這個妹妹的成績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大約便是剛好合格吧。為什麼我的看法是如此準確 ?而她的看法卻不準確呢 ?不是媽媽應該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看的是數字,是客觀的情況, 而她看的是自己的感受 。她每天都跟姐姐和妹妹一起生活 ,很自然地把姐姐和妹妹互相比較,妹妹比姊姊聰明許多 ,那她自然覺得妹妹讀書比姐姐好許多, 而我客觀是因為我看的是所有小朋友 。妹妹的確比姐姐聰明 ,但比不上其他小朋友 !如果姐姐拿二十分, 妹妹應該拿六七十分,但 其他小朋友拿八九十分, 便是這個情況。 作為媽媽,我們不是要跟別人去比較孩子,而是要拿數據出來,要觀察數字。 如果做過家姐的測驗卷作模擬,妹妹拿到六七十分,你自然可以計算到妹妹大約係 考到什麼位置了 。同時亦能預計老師會有什麼行動, 只要找一個差不多分數的小朋友家長嚟問一問便知道。 不用 後知後覺 ,狼狽不堪!

我們的分析必須有數字去支持, 而我經常說不要聽老師的話 ,是因為老師很多時都不跟你講數字,是講她的感受, 小學老師十個有 八個是女性 ,十分注重感受, 例如她覺得你的孩子怎樣怎樣,這些我是不會聽的,除非她拿出數字,我便會聽 。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 ,世界上有不同類型性格的人,看同一個蘋果大家有不同的角度 ,我們不能以感性作為判斷的理據 ,尤其是每一個父母都很容易 莫名其妙地 把自己的孩子看得太好。但是一份實際的測驗卷,便會令你清清楚楚 到底孩子 的情況。

我知道這樣說 ,一定 會引 來一些人的批評, 例如說我過於功利 ,重視成績 ,但其實我重視的是數字, 數字的背後, 有很多的分析 ,我重視的不是成績 ,而是數字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數不盡的問題。

世界上總有許多人, 喜歡把洗澡水和嬰兒一起倒掉, 關注成績不一定是功利主義。 考試前做模擬操練, 不是壓迫民族幼苗 ,而是協助 小朋友了解 考試的模式, 及時間控制的技巧。

2016年12月13日星期二

8歲的社交能力

昨天放學 ,兒子說要去公園玩,我說你的同學全部都回家了, 沒有人跟你玩,去公園也沒有趣味吧!

他說他可以結識新朋友。 然後我便陪他到公園去, 他第一個目標便是這兩個女孩子 ,一個男孩子要加入兩個女孩子的遊戲 ,難免吃閉門羹, 初初五分鐘, 簡直是用熱面孔貼別人的冷屁股!


我遠遠地觀看他努力不懈, 終於可以加入她們的遊戲了!

後來這兩個女孩子走了 ,辛辛苦苦才找到朋友, 朋友又走了, 他立即又向另外一個男孩子下手,但那個男孩子更冷酷, 因為他要照顧自己的妹妹, 和自己的妹妹一起玩耍, 兒子完全下不了手,幾番努力也徒然無功。

但他並不氣餒,他又走到廣場中,找了幾個在玩竹蜻蜓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那兩個小朋友年紀比他小一點,性格比較開朗,他們便又一起玩起上來了!


其實我今天想說的是 ,記得當年我的兒子四歲,經常被批評不合作不合群不會跟人玩耍, 現在他長大了, 根本什麼問題也沒有! 他的社交能力, 絕對不起其他小朋友差。

我們的社會 ,喜歡把有一點不同的人 ,立即標籤, 其實每個人的發展也不同, 有些孩子很早便聯群結黨 ,有些孩子很遲才開始進行社交活動, 每個人的發展里程碑都不一樣。 如果有人批評你的孩子, 不懂社交不懂什麼什麼 ....然後又推測他將來會怎麼怎麼失敗 ....可以完全不用理會,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

很多老師口頭說尊重個體差異,尊重孩子發展 ,其實能夠做到的人很少,原因是教幼稚園的丶教小學的 ,也不是什麼聰明人, 也不是什麼觀察力特強的人 ,他們說的話 ,聽聽便算了, 最了解孩子的人, 應該是自己。



2016年12月11日星期日

Less is more 生活原則

我們家有一個less is more原則。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屋企可以少一樣東西就少一樣東西, 如果沒有那樣東西不行 ,才應該買那樣東西。所以在我們家每一件東西都有它的實用價值,我們一件擺設品也沒有,連別人送的水晶相架 ,我們也是收藏在櫃中, 因為擺出嚟, 屋企會多了两樣嘢, 就是灰塵和家務。 由於想減少家中的灰塵, 我們盡量佈置簡潔的家居,除了必需要的東西,其他東西全部扔掉, 弄得「家徒四壁」。

這個 less is more 原則 ,應用在生活的每一方面。

舉個例,手機 每人只有一部,手機未壞不能換新的,於是我忍了我那部sony手機四年 ,但它仍然未壞, 結果我便與時代脫節了! 最近終於忍無可忍 ,換了新手機, 因為轉了新月費plan ,換新手機可以平兩百, 於是我便換了。由於 less is more原則, 我只可以換一部有我所需要功能,而又最平價的手機,所以選擇了這部華為, 華為手機在中國大陸是非常出名的,原因是他性價比頗高, 現在市場佔有率已經是全球第一,剛超過了iphone。 我這些沒有上班的家庭主婦來說,這部手機的已經夠用。 老實說 如果要上班, 我會選擇一部比較貴價的 ,因為手機也是身份的象徵。




除了 電子產品,衣服也是 less is more原則。 孩子長得快 ,一年半載腳便長了幾cm,睡褲也不夠長了,我們將兩條睡褲變為一條,就不用買新的了! 當然,這只限於在家中穿著的衣服。 因為我奶奶有時間,她經常會改動孩子的衣服。


其實我們家也不算窮,也總算是個中產。但是 我們認為 ,這樣的生活方式對得住地球,對得住自己, 我們雖然不是環保分子, 但相信我們的生活方式 ,比起環保分子更環保。 所謂源頭減廢 ,不胡亂購物,就是減少廢物的最佳方法。

在飲食方面, 我們也是less is more。 我們很少去打邊爐和自助餐, 原因這兩樣東西雖然很快樂, 但是, 會增加腸胃負擔,我就認識一個 32歲便中風死掉的肥仔, 他最愛就是打邊爐和吃自助餐, 過多的進食,是身體的大敵。 現在人到中年容易發福,更加可免則免。

我們每一餐吃東西的分量 ,都是剛剛好, 有肉有菜有澱粉, 有齊營養所需, 沒有廚餘。每一餐飯 ,盡量不吃剩任何飯菜 ,所以每天吃的飯菜 ,都是新鮮煮出來的。 由於食物份量剛剛好,不單止身體健康 ,亦節省無謂開支。

有朋友問我,網上售賣的利是封,非常漂亮,要不要購買好呢?價錢也很便宜。 我說,這是一條小學生都懂得回答的問題。你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呢?根據小學的常識書說,我們只購買我們需要的東西 ,如非必要的東西 ,就不要購買了。 通常公司、銀行、管理處,都有很多利是封派發, 所以這是想要,而非必要。 根據〖 羅傑斯給女兒的12封信〗 一書, 他勸教女兒 :誰鼓勵你買不必要的東西, 請不要跟他交朋友。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 我自己的例外, 是書本, 心頭所好的書, 有必要重複看的書, 圖書館沒有的書, 不要猶豫, 快點購買!

Ps. 這條原則 ,也應用於孩子的教育,我只會給他參加他最有興趣的活動, 學他最有興趣的東西,不會漁翁撒網。

2016年12月10日星期六

除塵的重要性


要治療鼻敏感,睡覺的床必需要 沒有毛公仔, 而且每晚 都要用除塵轆 ,把所有 肉眼難以看見 的 塵埃清除。 自從用了這個 "12蚊店 " 買回來的除塵轆, 每晚 睡覺前 把床 上的 微小塵埃 清除 ,兒子的鼻敏感 有明顯的好轉, 起碼在晚上睡覺時 不再聽見他打噴嚏。 清除致敏原, 是防止敏感的首要任務。 用藥, 最好是少免則免。


張傑醫生的分享:


  醫生的工作是斷症和治療。從醫學院開始,教授都訓練要用邏輯去分析病人的不適,並收集所有相關的資料,才去作出判斷。化驗和其他檢查只是幫助我們去証實我們的判斷,從而找出對症下藥的方法。所以,在中西醫學中的「望、聞、問、切」中,以「問診」最為重要。以下是一個有趣的病例讓大家討論。
 
   Amanda今年六歲,身體尚算可以。但是,困擾父母的問題是她常常在晚上睡覺時咳嗽﹐而且有時還會咳出很多痰。就算不會咳到醒來,但是因斷斷續續地咳嗽,而睡得不甜。在日間,孩子基本上沒有問題,只會偶爾有時咳一、兩聲和有點「鼻塞塞」的感覺。有趣的是,這個「睡不安寧」的情況在外地並不會發生,但一回到家裡又再次出現。
 
   因為這個問題Amanda的父母必然非常擔心,而且曾經找過許多醫生診症。在吃過些止咳藥、抗敏感藥和化痰藥後,情況好像有點改善,但也不甚明顯。西醫看完,再看看中醫。經過兩、三個月的療程後,感覺上好像好了一點點,但問題依然存在。
 
   有緣地我與Amanda的父母遇上了。細問病歷後,我掌握了更多資料。原來Amanda的媽媽從少便患上鼻敏感。天氣一轉,鼻子便不其然癢起來。接著,鼻水和鼻涕便滔滔不絕。另一方面,在Amanda的房間裏放著很多心愛的毛公仔﹐有很多都是自小已經陪伴著Amanda成長。而且,父母因為擔心Amanda著涼,所以無論夏天或冬天他們都準備了一張印有女兒最愛圖案的棉被或大毛巾給她。一有時間她便會到床上翻過不停。綜觀整個情況,有幾個特別之處:
  •  咳嗽的情況和地點(睡房)與時間(晚上)有關
  •  一般的藥物似乎只能作援解之效
  •  鼻子的敏感情況不佳
  •  房間中的被鋪和公仔是接觸孩子最多
   我給Amanda作了一個身體檢查,發覺她基本正常,除了有兩個「黑眼圈」和個子少了一點。這代表她的睡眠質素並不理想,令她晚上得不到足夠的休息。
  
   講到這裏,大家應該在想:Amanda每晚的不適是因為一種「東西」在她的睡房刺激或誘發她潛在的毛病所致。而這種「東西」,藥物只會有會有短暫的效果。那麼,究竟這東西是什麼呢?
 
   最有可能性的是麈蟎。原來麈蟎是種好像蚤的生物。牠非常細小,連肉眼也看不見。牠不會咬人,但喜歡食人類皮膚掉下來的皮屑。牠最喜歡溫暖、潮濕和穩定的環境。在家中,最理想的環境是床上的被鋪。原因是床鋪用品充滿大量纖維,所以麈蟎可以自由進出被鋪的表面,而且纖維中的空間造成溫暖又濕度高,十分適合麈蟎的生長。當人爬到床上,床舖的翻動會令輕如塵埃的麈蟎飛揚,並從鼻腔入吸氣管,引發敏感反應。這樣便解釋了Amanda晚上在睡房休息時所出現的不適。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對麈蟎都會有如此的反應。只有有敏感體質的人會有這些反應。所以,為了証實這一點,我安排了一個叫做「刺皮致敏原測試」。目的是查明在這些常見的致敏原中,誰是「凶手」。結果是Amanda對麈蟎有異常大的反應。所以,幾乎肯定麈蟎是導致Amanda晚上在房間不適的原因。為此我建議了以下的解決方法:
  • 把房內所有毛公仔除去
  • 使用品質良好的防麈蟎寐品附加於床上用品上
  • 每周加強徹底清潔床上用品(55℃水洗最少20分鐘)
  • 除了睡覺外,不要在床上逗留太久
  • 適當使用抗過敏的藥品控制病情
經過大約兩個星期,Amanda的情況已經有大大的改善。當然,偶爾仍然有鼻敏感的表現,但是大家已經大大接受了。
 
總結:
其實各位父母都是出色的福爾摩斯。因為只有你們能提供最詳盡的資料,只要你們肯多用心去想和與醫生討論,相信孩子的毛病你們是可以逐一解破的。


2016年12月8日星期四

對近視的誤解

踏入小三,我兒子開始要變四眼仔了, 這件事說來話長。

一年前,話說有一天, 奶奶覺得兒子那盞枱頭燈實在太暗,於是 去買了一個新的 丶很光的燈頭,換上了,用了那燈頭之後, 他的近視便急速加深。因為我們大約半年驗一次眼,嚴密 監控 視力變化,這半年期間,並無任何生活上的轉變, 但卻突然加深了許多,從而, 我們推測 ,他的近視和檯燈有關。

奶奶最重視兒子的健康 ,這件事令她十分內疚,我也不再提了。我也沒有責怪她,後來我在一些護眼的書看到,說老人家的眼球感光度沒那麼敏感,而小朋友的眼球感光比較敏感,所以老人家適合用比較光的燈,而小朋友並不適合用太光猛的檯凳。由於奶奶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檯燈不夠光,所以最後做成了錯失。 而我們 不夠醒目,明明見到那燈太光,只用紗巾包裹減光 ,並沒有立刻更換燈頭 ,所以我們亦有責任。

上半年,我們用盡了辦法希望挽回頹勢, 結果真的給我令兒子回復了25度 ,變成100度,可惜, 後來時間久了,他慢慢又加深了,現在去到 一個不能不戴眼鏡的度數了!

在驗眼的時候,我兒子詢問 視光師 ,是否200度樓下可以有需要時才戴眼鏡?視光師的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我兒子會這樣問呢?因為他曾經看過一篇文章,當中提及過這點。

於是我們按照視光師的吩咐,只在有需要時才用,例如抄黑板看電視看電腦做功課等。

但他這樣,有老師見他有時帶眼鏡,有時不戴眼鏡 ,便說 :「有時戴,有時唔眼鏡, 是會令度數加深的。」 我認為老師自己沒查清楚的事 , 以訛傳訛 ,不妥當。不知道的,就不要亂說了! 結果那些小朋友也胡亂起哄, 一見到我兒子不戴眼鏡又重複老師的說話。 當年我也是這樣,被老師一說 ,便全天候戴眼鏡,結果年年度數快速加深。

( 注意 :六歲以下的幼兒, 有視力問題, 必需要長時間戴眼鏡糾正, 因為 他們正是 腦成長的黃金期 ,如果視力不清, 會影響腦發育, 而小學階段 ,則是另一回事, 小學生腦部大致成長完畢 ,長期戴眼鏡會造成依賴。)

( 視光師親手寫的,只在有需要時使用)

我發現,近視這一個如此普遍的眼病, 人們對他的認知很少 ,而且多數都是以訛傳訛而來, 這裏總結幾個最常見的謬誤。

1. 近視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這個觀念是錯的, 近視可以惡化, 亦可以改善, 調整生活環境是必須的, 父母不應該 因為孩子配了眼鏡 ,看得見, 便不重視環境造成近視的因素。

2. 近視必需要任何時間都配戴眼鏡, 這個是錯誤的 ,我自己做了一個實驗 ,親身體驗有時有戴,有時不戴, 後者會比較舒適 ,長時間戴眼鏡 ,眼部特別疲勞 ,不用看書 看手機 的時候 我不戴眼鏡 , 眼睛 休息了一會兒, 立刻舒服了許多, 其實洗碗 、做家務 、吃飯.... 是可以不戴的。(我五百度)

有些護眼書 ,甚至 建議 應該有兩副眼鏡,一副深度數 ,一副淺度數 ,無需很用神的時候 可以帶一副淺的。

3. 檯燈要光猛, 是錯的 。 但是 頭頂的燈要光。因為檯燈會在桌面上反射, 直接射入眼, 不能太光。
( 視光師說的)




2016年12月7日星期三

增進感情的秘密

你和孩子有秘密嗎? 我有,我和兒子有時候會瞞著爸爸偷吃零食!爸爸性格比較嚴格,嫲嫲對飲食更嚴格,完全不給兒子吃 沒有益的東西!而我這個頑皮的媽媽,當爸爸和奶奶不在時,我們會偷偷去吃沒有益的零食。例如凍冰冰丶傷脾胃的雪糕, 多油冇益丶脆卜卜丶香噴噴的薯片 等等。


但我也不是傻的 ,我總會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 ,才會給他吃少量, 我認為人應該要盡試不同的食物 ,沒有試過的東西, 我會叫兒子試一口 ,我跟兒子說 ,沒吃過的東西只要吃過一口, 腦部深深記住,大腦 便多了一條觸突,人會更聰明!

我和兒子有好多私人共處的時間,上學放學,還有臨睡覺前的故事時間,我都和兒子單獨相處。

我先生不喜歡帶孩子,他很少跟兒子單獨相處,每次都要和我一起, 所以他們的感情不及我和兒子深厚。

有一天, 我身體不適,先生 單獨 和兒子一起上山跑步, 他們認真地談了起來, 然後 他們都發現和對方很好傾, 為什麼不安排 多一點單獨相處的時間呢?單獨相處才能增進感情 ,因為感情的世界, 容不下第三者。真的!如果兩人之間有秘密,那感情會更好。

2016年12月6日星期二

班會投票的結果

今朝,電視新聞報告,英國法院為公投作出裁決, 這令我想起了一件陳年往事。

當年, 我讀中學的時候 ,有一回, 學校旅行, 班會成員要我們舉手投票,到底是班會負責弄食物? 還是各人自己帶食物好呢?那些班會成員,是想「夾錢俾班會整食物」的,可能那些女同學想大顯身手吧! 但老實說,我喜歡自己帶食物, 一來, 自己喜歡吃什麼便帶什麼,二來,不用擔心衛生的問題,自己準備的食物定必乾淨。

投票的結果是 :自己帶食物 !然後,班會那幾個成員很不高興,他們說:「你們為什麼一點也不合群, 重新舉過!」 於是,我們又要重新舉手投票,因為覺得那那幾個女人太麻煩, 不想再要舉第三次手,所以大家逼於無奈地,選擇了她們要的。

當時 ,有一個女同學幽默地對我說 :「希特拉說,自由民主只會浪費時間, 我覺得挺對, 哈哈。」

最近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爆冷勝出, 我老公說 ,多麼好呀! 我也這樣覺得 ,如果美國市民再次選擇希拉莉,那麼奧巴馬現時運行的政策將會繼續進行, 而美國市民覺得受夠了,於是手握自己的一票選出了特朗普, 雖然不知道特朗普的政策會否對美國有利, 但起碼可以有一個新的轉變。

在中國,如果要推翻現行政策及現行政府的政治方針,是需要革命的,是需要流血的 !但是在美國,只要你投票 ,大家就可以選擇一個新的方向。

但最神奇的是,這樣一個好的制度, 大家明明喜歡它卻又與它作對, 特朗普勝出之後有人要求要重新點票,有人要要求要重新選舉,這不是推翻了這個制度嗎?這跟當年班會搞的投票活動有什麼分別呢?

如果英國脫歐公投 和 美國總統選舉,結果都可以被推翻, 那麼整個投標制度蕩然無存, 因為你再投票,得到另一個結果,然後另一批人又要去推翻那個結果,沒完沒了。

2016年12月5日星期一

別囉嗦

有些父親/母親很囉嗦, 為什麼他們這樣囉唆呢? 因為他們以為, 說了等於教了!其實, 說話和教育並沒有必然關係。

有一句說話叫作「言教不及身教」, 意思是, 你說什麼影響力不及你做甚麼影響力大! 喜歡囉嗦的人, 其實是對自己的教育沒有自信, 對孩子的理解力沒有信心,沒有說過就好像沒有教過一樣,而說過了就以為自己已經教過了! 當一天發現孩子根本沒有把話聽進去, 他們便勃然大怒, 喊:「我說了這麼多次, 為什麼你聽不懂 ? 」其實孩子根本就是不用耳朵的, 他們用眼睛觀察你做了, 做什麼便代表什麼 , 你做了一件事, 口裏面說另一套東西, 孩子雖然意識上不明白, 但潛意識裏清清楚楚, 就像一塊照妖鏡! 所以, 跟孩子一起時,端正自己的言行, 尊重孩子的意願, 如果每樣東西你都做對了, 便不用說太多! 作為父母親, 要緊記,嘴巴留來說故事! 如果孩子不聽話,就是故事說得不夠多!

還記得你年輕的時候嗎? 你是一個瀟灑俠爽的女孩, 為什麼做了人母親之後, 會變得越來越長氣呢? 還記得那條成魔之路嗎?

 那件事由孩子出生開始, 年幼的孩子需要父母說話, 因為他們是模仿父母才能學會說話的, 所以年幼的時候他們特別可以容忍你囉嗦, 他們不介意,只要母親在身邊便好, 久而久之,你便培養了諜諜不休的習慣。後來上了小學, 這些囉嗦的家長,會把兒子的耳朵都堵塞了! 把溝通渠道都堵塞了 ! 所以孩子越長大, 我們說話的量要更少, 孩子BB的時候, 孩子有錯要立即指出嚟, 上小學之後, 孩子有錯要把自己的口控制得住, 留待適當的時間, 才仔細說明道理。

很多人分不清楚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就由孩子一出世便開始囉嗦到長大, 於是孩子慢慢便不再跟你說話了!  做父母的,要說就說故事, 不要說教訓的話, 不要一天到晚明説「你應該怎樣怎樣…你不應該怎樣怎樣…」, 這其實是沒有一個人類喜歡聽到的 ! 你自己幻想一次, 如果有一個東西 , 在你隔壁一天到晚, 對你評頭品足, 並叫你這樣那樣, 你有什麼感受呢?

昨天我陪母親做體檢, 母親便是沒完沒了地囉囉嗦嗦, 叫我小心這樣, 小心那樣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結果我只好低頭玩弄自己的手提電話, 我突然覺得那些「隱蔽青年」, 只顧打機的那種,情有可原!

在此推介一本書:「 故事如何影響你的大腦」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0598

內容摘要:

故事可以改變你的行為,故事讓我們成為人類。
  因為故事就是大腦的生存戰場!


  兇手就躲在黑暗處,漸漸接近渾然不知的女主角……你竟然對著電視大喊:「快逃!他在你後面啊!」為什麼大腦明明知道這一切都是虛構的,卻不聽使喚地跟著主角恐懼、驚慌、痛哭?

  透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作者挑戰了我們對故事的理解。故事往往只被視為休閒娛樂,它讓人放鬆心情,淨化人類的心靈。若是如此,為什麼許多經典小說情節中卻充滿了災難、恐懼、死亡、離別等沉重的事件?甚至連不同文化的小男孩小女孩,他們創作出來的故事也都充滿了暴力、毀滅等元素?從這些原型中又如何解讀出故事和人類大腦演化的關聯性呢?

  作者透過分析各種故事原型,以最新的腦神經醫學、心理學研究和實驗為基礎,說明故事之所以會吸引我們,正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在接收故事情節的同時,學習並強化了自身對未知情境和各種棘手事件的反應,這是人類在面對大自然和社會複雜情境時所需要的生存本能。

  故事就是大腦的生存戰場。

  在今天充斥各種以故事包裝商品和個人形象的世界,故事的影響力愈來愈受到重視。想了解故事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並改變我們的行為,這本書你一定不能錯過。

2016年12月2日星期五

世界歷史故事apps

現代科技先進,原來自己不會說歷史故事不打緊,現在網上已經有很多歷史故事apps給大家下載,用播放的形式代替媽媽說故事,已經不用自己說故事了。


早陣子,我還在圖書館對的cd堆中打滾,借了許多許多童話故事cd給兒子, 兒子吃飯時聽cd也十分快樂, 但是, 那些故事來來去去都是王子公主的, 聽了40多個, 他開始投訴了, 他開始不要再聽了, 他要媽媽說, 不要聽cd了!

昨天,發現原來網上有很多很好用的apps,apps入邊的故事比起圖書館的cd,質素高好多了,圖書館cd主要針對幼兒, apps可以是更高層次,而且知識面更廣。

科技一直已經存在,但是人類因為未建立使用習慣,所以無論多好的東西都依然不被接納,這是因為習慣 的力量很偉大。 我決定要改變自己,走出習慣的魔咒。 我會嘗試看電子書丶用apps,令自己不至於那麼落後。



2016年12月1日星期四

多吃些粗糧

還記得「西藏三世書」有一句這樣的說話:「我們要多吃些粗糧 !」這句說話我依然記得, 因為他非常特別。

人活得越久,越發現這句說話是正確的。

自從老公吃我做的麵包後, 他的飛滋( 口瘡)情況開始好很多了!於是我們回想 ,為什麼吃了自己做的麵包,會有改善?原來這是因為我們的膳食中欠缺了維他命b。

而為什麼我們的膳食會欠缺維他命b呢? 這是因為我奶奶只喜歡吃金像牌香米,這些米都是精米,它的外皮被狠狠地磨去了, 只剩下又滑又嫩的米心。 每次老公換另一牌子,我奶奶便會投訴那些飯又粗又硬,於是我們便長期吃金像牌,長此下去,這令到我們膳食中的維他命b大大缺乏。後來自己做麵包,因為用酵母發酵的緣故,有大量的維他命b,補充了膳食所欠缺的東西,所以老公的口瘡便大大好轉了!

發現情況之後,我們跟奶奶說出實情,並且以後改吃珍珠米,我們也不知道珍珠米是否含有比較多的維他命b,只是奶奶也覺得好吃,也沒那麼精細,希望可以令生活更健康吧!

為什麼我也吃同樣的米,但卻沒有口瘡呢 ?其實人人的體質也不一樣,但是最敏感的人的體質 ,可以反映出 膳食中的不足 ,亦是一件好事。

不斷增加興趣範疇

我發現這件事許久了,家長的局限亦很大機會成為孩子的局限。例如父母不喜歡英語或者中文 的,孩子學習該語文時,亦會更容易出現困難。 就算父母已送孩子去補習, 購買有趣的教材,孩子總是提不起興趣, 那是為什麼呢 ?是因為父母本身沒有興趣,影響了孩子。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建立多樣興趣 ,不要對任何有益的東西,產生莫名其妙的抗拒感,因為你的抗拒感會對孩子產生「消極暗示 」,影響孩子,令孩子出現「知識偏食」。

我自己是一個喜歡文科的人,然而,兒子是理科的人材。由於他從小受我的教導,他現在是文強理弱。 我正在想辦法令他更喜歡數學。

由於不想兒子的興趣受到局限,兒子一面長大,我一面增加自己的興趣範疇 ,例如 :以前我不看時事新聞,現在經常看; 以前我不讀中國和香港歷史,現在會讀; 以前我不愛科技,現在經常看科技相關的影片; 從前我討厭計數,現在我會看奧數的題目; 以前我討厭運動,現在我會努力做運動。

我盡力增加自己各方面的興趣,希望兒子會多方面平衡發展。

( 這是我第一篇用語音輸入的文章,速度快了許多,科技萬歲!)

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早餐風雲


這是明天做早餐的岩鹽山药麪包及饅頭。通常,我做一次包已足夠做全家三天的早餐。未吃的會儲存在冰格。除了麵包,我們的早餐還有雞蛋和牛奶。麵包會轉口味,雞蛋亦有不同做法,但來來去去,就是這三項材料。

由於兒子六点半吃早餐,到小息已是十時半,歷時四小時,只有蛋白質才可以飽四小時。

早餐要有雞蛋,非常重要,全營養品,乜都有,蛋黃內含胆鹼,是腦神經傳道物質,多吃會聰明,而且飽肚最久。

另外有牛奶及麵包,麪包只飽肚一小時,所以早上不能只吃一塊包。麵包的作用是將牛奶吸住,停留在胃部,否則牛奶穿腸而過,吸收率大減。

初嫁入此家庭,覺得他們挺悶蛋的,天天都是西式早餐,不厭嗎?

最近出了一個研究報告,才知識道這是最好的早餐。這個報告一出,我連看都懶看,因為我心想:有誰不知道早餐定需要吃呀?真無聊的研究啊!如果你未看過此新聞,可在此重温:


但想不到,如此無聊的新聞也引起了議論,認為報告誇張失實。

報告是否失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有常識,有heart,不要說成績了,孩沒吃早餐,難道家長不怕他餓嗎?不怕傷胃嗎?不怕他累嗎?

但真的很多家長沒給孩子吃早餐,不知他們幹什麼來着。

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

迷上<雍正皇朝>

最近我煲劇煲<雍正皇朝>,這套劇應該有十幾廿年了,可以說是老掉了牙,YouTube上的畫質亦不好。為什麼要煲呢?

話說煲完<羋月傳>之後,我便煲<甄嬛傳>,因為99說好看,也是演羋月的那個孫儷演的。煲了20集,發現只是後宮勾心鬥角的故事,那些女人做的小動作,我兒子是一定沒有興趣聽這個故事,亦不會明白的。羋月傳有點像武則天,其實是有歷史味道的,但甄嬛傳似距離史實頗遠。那些和歷史相近,那些相遠?那要有一定的歷史知識才能判斷。而一套好的劇集,必須合乎羅輯、合乎人性。由於甄嬛傳做的是雍正的故事,所以令我想起<雍正皇朝>這套劇集。

當年此劇大紅,原因是二月河的這部書寫得實在太好,比之金庸小說,也在伯仲之間。最難得是二月河做了大量功課,將那些什麼血歒子呀,改遺詔等誇張失實的東西全部拿掉。雍正的性格是典型的istj,踏實沉穩、冷酷公正; 至於康熙是intj,懂謀略、運籌唯握;八阿哥是entp,人緣佳又聰明,全部合乎人格、推理、羅輯!只有优質劇集才能看到MBTI的,像CSI像每個角色都能與十六型人格套上,這是網友說的。

想不到,兒子一聽此故事,便深深愛上了! 這個我真的想不到,他應該是似懂非懂才對呀! 半年前說<瑯琊榜>的故事,他還是似懂非懂的呀,所以說了一半便沒說了! 但半年後的今天,他已能聽得懂了!一個小小腦袋,在默默無聞的皮相之下,每天都起着天翻地覆的變化!

現在兒子日日都找我追問劇情,我次次說完一個段落便推說未看下集,不知道,兒子便這樣日日吊住癮,像吸毒。最搞笑是,有一晚半夜,阿仔突然起身追問我煲咗新一集未,真誇張!


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

網上豬優課程又開始了

上年阿仔做完“地球科學”,全部三關都pass哂! 今年參加“轉變中的香港經濟”,我還以為是經濟學呢!但睇落似香港歷史多D。

http://edb-webcourse.etvonline.hk/p02.html

要睇哂上址的影片,而且要測驗,分三階段考試。

So challenging! 最challenging係悶囉!~~

唔信你開D片睇下就知。不過反正香港史係必需要識,悶D就悶D啦!

2016年11月24日星期四

智謀是天生的嗎?

今朝看fb的回顧,三年前的今天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阿仔的電動牙刷沒有電了, 他很期待自己換電, 但家中電池用光了, 爸爸說明天買, 一說就說了1個星期, 因為仔仔有另一電動牙刷能用,  所以爸爸不上心, 每日都不記得買。

昨天晚上, 仔仔看見那隻沒電的電動牙刷, 又叫爸爸買電。爸爸又說:「好呀! 我明天買給你。」

仔仔說:「好呀, 我地勾手指呀!」

爸爸一聽大笑, 跟仔仔勾了手指。

今天, 爸爸很緊張地去買電, 生怕自己又忘了! 勾過手指不能不對現的。

哈哈, 一物治一物, 仔仔真有辦法!!

***
三年前當這件事發生時,我只覺得很好笑,沒有留意到一件事:我的兒子是一個有計謀的人!

其實再細心想想,早在兒子兩三歲已有計謀,那年冬天,我鋪了一張毛毛地毯給他在客廳玩耍,地毯距離玩具柜有兩米,我鐵錚錚地規定他不能赤腳跑去拿玩具,要穿毛毛拖鞋,他嫌麻煩,便跪着去拿玩具,腳板完全不着地。我又好氣又好笑!

其實回想起來,智謀就在這麼小小的一個幼兒身上已見到。

前天,當有人問我如何解決她兒子拖延不做功課的問題時,我教她要讓兒子自己來管自己的家課,就做好心理準備,預計他會欠交,他給老師罰了,自然以後會緊張自己做不做得完家課。在提出建議前,我已考慮過她這個小兒子的性格是“自尊心強”的類型,必定不會讓自己再欠交被罰。

但,這個朋友不明白,她以為我要她“放棄”她的兒子了!  我當然將“計策”再清楚解釋一遍。

這時,我終於明白,已經有另一個朋友的兒子拖拉功課數年了,我已將此計策解釋過數十次,但她一直沒實行。我一直以為她太忙,原來她是不明白呢!或者是不相信,又或者是做不出來!

當研究過MBTI之後,我真的明白了,我兒子的型號是“策劃者”,就在很小,小到一歲,已會控制我們。而我那兩個朋友,是天性單純,不會謀略的類型,經常糾纏於生活瑣事,所以,不會明白如果控制別人。

其實我也是有謀略之型號,難怪在育兒路上8年,我和兒子鬥智鬥力,卻又心靈相通啦! 一切,由出生那一刻,就雙方性格已互動出招,親子關系,跟本不是家長怎樣教孩子那樣簡單的事。

突然又明白了,為什麼xxx小朋友,好像完全操控住他的母親,連小學都是他自己決定再pk其母,也是型號的關係。有孩子是服從者,亦有孩子是操控者。但由於操控者型號屬少數,他們一直不被發現。

競爭就如油鹽糖

有人喜歡競爭,有人討厭競爭; 有人認為競爭能提升潛能,有人認為競爭催毀孩子的童年!你又怎麼想呢?

曾經我老豆聽完人說要避開三高,少吃油鹽糖,便完全不吃此三样東西了,結果,兩個月後,他在街上暈倒送院,医生開鹽丸給他吃,其實就等如吞鹽去補充。

競爭就如油鹽糖,不能多,但亦絕不能連基本的份量也連筋拔起。

當報章大數油鹽糖的壞處時,我們應該保持理智,正如報章及網文大肆宣揚競爭的禍害時,我們亦應仔細思量。

我在此列一個時間表,以便更清楚解釋競爭的份量應該是多少:

幼兒階段,應該不競爭,完全不競爭!排名次,比賽,全部都不適合,連比較也不適合,因為發展有先後次序,我兒子三歲才正式說話,但他一說,便沒有比其他兩歲開始說的差! 所以,兩歲拿了個朗誦比賽獎,又可以代表什麼呢? 幼兒要等六歲,各方面才基本完成發展。這階段,家庭教育佔99%,上不上幼稚園,讀什麼樣的學校,都可以。

小學期,初步引入少量競爭,應該有考測,令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學校如果有排名,家長必須注意,別讓孩子做包尾大班,因為這樣會影響自信心。在小學階段,不要去報十個八個比賽,什麼都比一餐,這是過度引入競爭,但學校的競爭就像油鹽糖,不能沒有。如果完全沒有,家長和孩子会“安樂死”,不知道自己的強弱項。

這個階段,家庭教育重要,比重應該是六比四(如果早教根基打得好,是八比二,因為學校的教育會減去學術上的重要性),家長在學業及心理上的指導,重要!

由於孩子對自我一無所知,如果這時,他在學校的學業受了重大挫折,他很可能將自己定義為“沒用的人”,那一定會影響他對學習的吸收率。

中學階段,孩子的智力、心理、體能發展大部分完成,這階段,學校教育非常重要,因為他們在此階段尋求的是同輩的認同。同學一句評價都會影響他的情緒,回家也未必肯和家長傾談。這時,家庭教育開始退位,比重可能只佔两三成。孩子的學習父母大多已跟不上,心理進入青春期,和父母會有距離感。因此,中學讀那一間,重要!孩子会受校風影響。孩子亦一定卷入激烈的競爭之中,比成績、比運動、比才藝、比名牌、比人氣。

到大學階段,完全是學校重要,家庭教育已完全不重要。在香港,一旦入了大學,便是玩耍的時候,除非你讀的科目很難,否則保持八成出席率和交足功課便可以畢業了。所以,在此階段大可不必競爭,享受校園生活。

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

今天


如果說世界上有那本書,作為家長的不能不擁有的,應該便是這一本了!

這本書很簡單,它收錄了366個真實故事,分上下冊。

是什麼故事呢?是真人真事,有人物傳奇,有智慧小品,有感人模範……總之,都是真的。

真的為什麼那麼重要呢?

因為,虛構的童話和寓言故事,其實已滿足不了讀中小學的孩子,這本書可以由小學看到成人。至於幼稚園生,父母說給他聽,他也不會不願意聽,但部分故事必須小學才能明白。

故事爸媽必買之選!

故事例子:

38個目擊者



福特汽車的故事


蒙特梭利的故事

釋放威利的故事







2016年11月22日星期二

實例:謝霆鋒的人格分析

看過昨天關於“十六型人格”的推介,相信大家仍然覺得不了解吧! 最准確的方法是做人格測試,但還有一個方法,是觀察。

以下是一個觀察的實例,是謝霆峰的人格觀察: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57b4901017x07.html








最適合混娛樂圈的人格是esfp,他們交際力強,喜歡吹水,道德是非觀念薄弱,即是張柏芝,杜如風的類型,而謝霆鋒竟然是intj!很少intj會做娛樂圈,他們通常是專業人士,除了謝霆鋒,麥明詩亦似是intj。

但這正正解釋了為何謝霆鋒自己投資於電影後期制作的公司,會賺錢。因為intj正是一個出色的策劃者。而estj的劉德華,是那麼多种人格中,賺錢最多的,因為他實幹勤勞,而且人緣好,卻又理智無情(看他對朱麗倩便知),但劉德華每次做生意都會食蕉,因為他欠了個N,沒有策劃的才能。所以,知道性格密碼,對將來的工作路向很有指示作用。在外國,這個MBTI職業測試已被廣泛應用。


謝霆鋒和張栢芝的性格密碼,4個字母剛巧相反的。不過這也不足為怪,不同的性格可能更吸引對方吧!很少夫婦是相同型格的,一般起碼有兩個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