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星期三

準備做中學生的父母

做中學生的父母和做小學生的父母有什麼不同呢?

我認為做中學生的父母要更加「能溝通」,「尊重孩子」,「引導孩子思考未來」。

一、能溝通

其實我有童年陰影,記得升了中學之後,我們假日約同學去練習,去做project的時間多了,不再像小學般日日穿校服,我阿媽完全沒有幫我準備過適當的衣服。我阿媽覺得靚的衣服是芭比裙那種,她認為「便服」就是那種裙,我說過很多次,我要一條牛仔褲,一對球鞋,她死都唔買比我,她說牛仔褲和球鞋太「粗魯」,打死都唔肯買,就像林鄭死都唔會派錢俾香港市民一樣,她是完全「溝通唔到的」。最後,我的第一條牛仔褲和第一對球鞋都是我自己儲錢買的。至於我老豆,其他東西能溝通,要買學習用品一定立即出錢,衣服的事完全不理。

你可能會認為自己絕對不可能犯我阿媽這種錯,因為現在人人都是穿牛仔褲和球鞋的(我阿媽自己依然死都唔穿牛仔褲和球鞋),這不再是一個問題,但如果孩子要求的是一種我們的年代沒有的東西呢?你真的接受得到嗎?我自問我自己都未必接受得到,舉個例:兒子如果要求我買部「挖礦機」給他,我真的不知自己會否接受得到。但我會確保我是一個「可溝通」的媽媽,一定要慢慢傾,問清楚,不會像我阿媽那樣,自己覺得不好就不買,那真是很過份的。有一次和同學去練習跑步,我穿運動衫褲加黑鞋,尷尬死了。

二、尊重孩子

前日我兒子意外撞傷了嘴,腫起來了(到現在都未散),我們覺得昨日應該不上學,除了不用被同學取笑,還可以在家完成所有假期功課,這樣就不用帶功課上中山了。但兒子說他要上學。

兒子睡覺後,爸爸問我:「明早要不要叫醒他?」只要我們不叫,他就會睡到八點,自然不上學了,我說:「他大個仔了,他決定了要上學,我們要尊重的。」

孩子小學階段,他決定了的東西,我們是可以不太理會,又或者扮尊重,暗地陽逢陰違的,因為他年紀小,做決定時,很多都是錯的/不洽當的,難道他在客人面前決定每件蛋糕都咬一口試味,你容許他這樣做嗎?小孩當然要管更要教!但中學生不同,我們是要「談」,例如:你想每樣都試,可以用刀切,要問清楚其他人介不介意與你分享,如果最終你還是決定要每件蛋糕咬一口,我尊重你的決定。

三、引導孩子思考未來

一踏入中學時代,就必須思考自己的未來。小學時,我們可以每樣有興趣的東西都參加,開拓視野,但中學真的不應該這樣,時間要用在刀口上。搞清楚自己的興趣是什麼,終身的職業路向怎樣走,不是在填大學入學那份表才去思考的。因為孩子年輕,覺得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未必是真的,要時間驗證,在初中就思考,花幾年時間去驗證,到高中時目標就很清晰了。越早起步,就越多犯錯的時間,越多轉軚的機會。

這裡講得比較虛,讓我舉例說明,例如陳小明覺得自己將來想當個記者,他就要試試做「校園記者」,觀察自己有多喜歡做這種工作,假設他覺得很喜歡,就進一步拿資料,要修讀那些科目才可以入傳理系,達標分數是多少?又看看這些人畢業之後做了什麼工作。

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引導過我去思考我自己應該做什麼,他們是「我是做裁縫的,我教你怎樣做,將來跟我一樣,揾到啖飯食」,結果,連這個行業都消失了。而且適合你的不一定適合我。

做小學生的父母其實是最容易的,如果孩子去到中學,仍然未KO你,把你攆出他的人生,你就必須做個更專業的父母。


李玫瑾教授最新演講視頻《為孩子尋找他的價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