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看了「中國通史:鴉片戰爭」,很感概!
以往讀歷史一知半解,覺得英國人運鴉片來中國只是想賺錢,今日睇完前因後果,才知道是因為清政府不要人家的科技、機器、布料.....等等,她堅拒洋貨,人家的好東西都不能輸入中國,而中國就大量售出茶葉去英國,導致貿易順差太大,人家只能輸入鴉片,偏偏中國人就是欣賞鴉片。你說犯賤不犯賤。
而最後導致鴉片戰爭爆發,所有源頭,就是基於一個錯誤的認知,中國皇帝太自負。人家的優點不要學,從來不派使者去看看人家的國家是什麼情況,如果清政府知道人家軍事和科技的水準去到那裡,就不會讓事情發展至開火打仗,結果敗完一仗又一仗,賠款割地的,還引來了八國聯軍瓜分中國。
從整件事看到,統治者治理一個國家如果是過得一日得一日的心態,沒有長遠謀略,國家不但沒進步,還會無端招至橫禍。其實清政府完全沒有打算做生意,甚至洋人不來買茶葉也沒所謂的,她只是不求進步,想不到,不思進取也會招來戰禍。
看了好幾集中國通史都說明了這件事,例如楚漢相爭,項羽輸什麼?就是他沒有長遠的打算,就是見步行步,沒有統一天下的大志,最後竟然自刎,也不留下性命,卷土重來,一句講哂:項羽無plan。
漢中王莽奪權之後,好幾路人馬爭奪江山,其中赤眉軍勢頭最大,最後也是因為沒有長久的打算,沒有管理侵略到的土地和人民,最後被消滅了!劉秀成為最終大贏家。為什麼贏?也是因為有plan, 連大哥被人殺了,也能默默認受,令殺兄者放鬆戒備。
從歷史來看,一個正確的認知,一個長遠的打算,是多麼的重要!
套用於教育,又是同樣的道理。過得一日得一日,學校考試測驗才臨急抱佛腳,從來不為兩三年後需要甚麼而預先打好基礎,日日都說自己很忙,吃喝玩樂永遠優先,這不就正是晚清正苦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