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9日星期四

考試範圍與壓力指數


話說有一日我喺facebook見到一段咁嘅post, 這一段說話令到我突然間有所體會, 我哋以前不嬲都 會用功課多唔多 來定義一間學校催唔催谷, 睇完呢一段留言之後,我發現除咗功課多唔多,睇佢個測驗範圍先至係最緊要嘅!

因為我已經發覺, 功課係好難比較㗎,有啲學校話做一份工作紙,其實係有三版, 而有啲學校一份工作紙,就真係得一版,但係佢哋同樣都叫做 一樣功課,仲有就係個複雜性, a 學校可能得幾樣功課,但係要用好多時間思考嘅, 例如剪報, 而b學校可能有十樣功課,但係都只係手板眼見功夫,填幾個字。如果憑功課嘅數目來判斷一間學校係唔係壓力大,似乎唔係咁恰當。

睇考試範圍 真係一個比較 合理嘅方案, 第一,考試係大家都重視架, 比較少人可以處之泰然,範圍大小朋友嘅壓力的確係越大,因為要溫嘅嘢就會多咗, 冇錯有啲人係可以唔溫書, 都應付到考試,但係嗰啲只係少數嘅人, 大部分小朋友都係要努力咁樣溫習,如果範圍太大,對佢嚟講係壓力大咗嘅!

好奇的好奇媽媽,當然立即 whatsapp訪問唔同嘅朋友,關於佢哋嘅仔女嘅考試範圍,得出結論如下:

第一 ,唔好以為直資同埋私立學校,一定係範圍多 或者小, 呢啲嘢係冇一定關係嘅。 不過到目前為止,我所知道嘅 直資同私立小學, 範圍都係算少嘅。 有一間叫做啟基嘅私立小學, 科科都少一般學校一半。 油塘福小及港大同學會, 小一直頭係冇測驗考試嘅。

第二,唔好以為考試嘅次數多,就係代表溫習嘅範圍多,通常四考,比起兩測兩考更加輕鬆,因為四考係每一個階段考完嘅嘢唔會再考,而兩測兩考,可以係考試嘅時候包括測驗嘅範圍,但係亦都有學校考試嘅範圍不包測驗嘅範圍, 而三考,應該係比較輕鬆嘅, 因為佢哋分咗三次, 每一次都唔會再重複測驗嘅範圍。 我見三考嘅學校,考試範圍同四考的學校都係差唔多,咁即係三考著數啲。 考少一次。

第三, 通常英數常,大家嘅範圍相差唔會太遠,但係唔知點解,中文科相差好遠,考試範圍最多嘅 一間學校,中文科考14課,而一般學校大概係考5至9課, 最少嘅一間只係考4課。

咁考試範圍到底係多的好,定係少嘅好呢?其實係睇個小朋友,如果小朋友能力係特別強嘅,選擇考試範圍多係著數啲, 原因係考試範圍越多,其他能力弱嘅小朋友, 越容易被扯開距離。 當大家都係咁少嘢嘅時候,能力會非常之接近,因為能力弱嘅可以將勤補拙。相反,如果能力弱嘅小朋友, 選擇考試範圍多嘅學校, 壓力會比較大, 大家自己睇餸食飯, 睇下自己個小朋友係乜嘢材料,便選擇乜嘢學校。

我呢個調查只係好粗略,根本比較唔到學校之間嘅程度,但係我可以話畀你知,唔係考得少嘅一定深, 直資學校和私立學校未必會比官津學校深, 官津學校每一間的程度也有分別, 總之case by case, 在未拿到該學校的試卷之前 ,不要胡亂的猜測。

當拿到了那份試卷,也要當心背後的東西, 例如有些學校,時事題出得很深, 不過原來有指定範圍,例如叫學生準備五個新聞,那五個新聞只要背得滾瓜爛熟, 無論考得多深廦,亦可以答到題目, 所以,不要以為拿著一份看似深的卷,便以為是深的,那要看老師背後做了什麼,亦有學校有溫習卷,即是考試之前做一份類似的,然後到正式考試將那個答案調轉,舉例: 7月的颱風是什麼名字?小白免。正式考試時出: 小白兔是什麼月份來襲港?有了溫習卷,那就算多麼艱深的試卷也可以沒有什麼意義,證明不到學生的程度。

總結:不要以為入了某一間學校,便等於一勞永逸, 到底誰高誰低, 其實是一趟混水,看不清,摸不著。 還是好好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 這個比起依靠學校,更有保證。

2 則留言:

seekin 說...

事實就是,學校唔輪到我揀,所以咩考試制度,我都要配合。
不過我校是一年考四次,平均兩個月就考一次,密d但範圍細d。

好奇媽媽 說...

咁對你個仔冇著數,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