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4日星期一

無形的閱讀層次

上回說到,早起步的閱讀和遲起步的閱讀,有質量上的差別:

有磚先定有屋先?

http://curiousboy2016.blogspot.com/2018/06/blog-post_4.html?m=1

這到底是什麼差別呢?

第一,速度的差別

越早起步的閱讀,速度越快。有很多博友跟我說,她看書很慢,不知道為什麼。其實很簡單,細個冇看課外書的癮呀!如果你年輕時曾經迷過偵探小說,武俠小說,愛情小說..... 你看書的速度,真是慢極都有個譜,可能你只是謙虛才說自己慢。但如果你年輕時沒迷過小說,現在長大了才開始閱讀,你話自己看得很快,我會偷笑,夜郎也說自己的國土很大呀!

第二,量的差別

速度的差別,直接導至了量的差別,在小學繁忙的生活中,抽到來看書的時間原本就少,如果孩子還要「伴讀」,就更慢,你說眼快定口快?伴讀要讀出声,還要再用耳朵吸收,再加上中途阿媽唔得閒,煮個餸再回來,真是慢慢慢。一本兒童小說要伴讀個多星期,我兒子自己看只須20分鐘。那一個星期,假設你每日伴讀,我兒子每日看一本,都是相差了七倍的量。而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不止相差七倍。喜歡看書的孩子一天豈止看20分鐘?不喜歡看書的孩子,一分鐘都沒有看。這樣累積下去,閱讀量的差別是驚人的。

第三,程度的差別

我不知為何,有很多人都會認為「看得慢記得清楚,看得快記不清楚」但我觀察到的不是這樣。看書看得快的人通常也記得很清楚,為何?因為他看得快是因為很集中精神,看得慢的根本心不在焉嘛!習慣閱讀的人,一拿起書就很快進入書中的世界,少閱讀的人要很久的時間去warm up.

這些東西,很多人都不曾注意過,包括老師,所以我兒子試過閱讀堂被老師要求「睇慢啲」,因為他的速度是像春風吹紙那樣的(學校的書幾淺先得㗎!)。老師也曾經建議小朋友要將看完書中的詞語金句寫下來背誦。其實我從來沒有這樣要求過孩子,但他開口合口都是成語。為何?因為閱讀量呀!你看一本書,那個成語出現了一次,看十本,可能它出現了七八次了,還需要再寫出來背嗎?何況寫出來背完是不會應用的呀,但在不同書中不同情景出現的同一成語,孩子很快會運用自如呀!

第四,深度的差別

深度是思維深度。大量的高程度閱讀進一步建構了思維深度。

有人誤會:十本童書的字量等如一本兒童小說的話,只要我看十本童書就等於看了一本兒童小說了!所以忙的話,每日一本童書就第於十日看完了一部兒童小說。

數不是這樣計算的,因為童書的內容和兒童小說不一樣呀!而兒童小說和青少年小說又不一樣。看一萬本童書也不能取代一本金庸小說,因為那些並不是字數咁簡單,是思維運作。

能看得懂自己對下一層年齡的書不難,看得到對上一層年齡的書才難。如果他看完高一層的書能理解得到內容的話,就意味住孩子思維得到提升了!

我們需要害怕孩子看高一層的書會「早熟」嗎?哈哈,不如擔心孩子養極都「唔熟」好過!早熟的孩子不會為你添麻煩呀,他們了解人性呀!例如那些「玩杯葛」「玩欺凌」「玩整蠱」的孩子,就是因為幼稚呀!成熟的孩子根本不會做這些幼稚無聊的事,更會懂得處理這些事,成熟的最大好處就是會保護自己。


閱讀去到最後的階段,已經和做人是息息相關的了!閱讀的分層影響力,無色無味,無形無態,我說了出來,你感受得到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