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住在加拿大的博友跟我說,將來想安排孩子去法國讀Ecole Polytechnique,因為Ecole Polytechnique的理工科要求是跟MIT同水平的,畢業生去斯坦福和普林斯頓讀PhD,數學優勢很大,因為中國人不喜歡非英語國家,又不用跟中國人一起內卷MIT。😳👍
我看完覺得她真的是冇得頂,這樣先見之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安排學法語了!沒錯,她孩子未出生已想好哂全盤棋怎麼走了。想當年我沒有這樣的遠見,所以也錯失讓兒子學一門特殊外語的機會,如果重新來過,真的要考慮學法語丶德語之類的,因為歐盟國家有很多好的教育資源,只要能打通語言關就可享用。不過這件事在香港是有難度的,她在加拿大法語區,學法語有一定語境,安排合理。
另一邊箱,一個中一同學仔的媽媽問我相關下年中二的買書的事,我見她越問越多,以免要答下去,只好告訴她我兒子下年轉校了。她問為什麼要轉校?我說因為不想讀DSE,兒子轉讀GCE課程。她🥴完全未聽過,連 IB也不知是什麼東東!
我老公的朋友聽完 GCE A level, 也不知道是什麼,這幾天,聽得最多的問題是:「GCE ?係咪即係 IB?」😅😅😅此時,我才知道GCE在香港人來說是冷知識,就算有聽過,也以為是去英國才會考的,不知道香港的本地大學也接受。
我發現,很多家長也是見步行步,沒有一幅俯瞰圖和人生規劃的。
上述同學仔家長知道我兒子要跳級後,給了我一個☹️不高興的表情,問我為什麼要跳級?我說:「因為要讀博士呀,不想畢業時已經30歲。」她這才恍然大悟。一般人只看眼前,怎麼會想到那麼長遠,一聽跳級永遠就是想你沒有朋友之類的小事情。
除了可以早些畢業,我兒子跳兩年,成功避開了一萬三千個對手(由2008跳去2006),而其中有2%是資優兒的話,即是避開了260個強勁對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