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日星期日

你不知道自己的影響力而已


話說2023年1月米米在考場認識了兩個考生, 兩年後他們最後的成績已經知道了, 一個3A*去了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讀醫, 另一個他的媽媽剛通知我他拿了4A*被港大精算錄取了!

這令我挺詫異的, 因為4A*那個, 他們家從來都沒說過要入讀精算系的, 他家長想他入牙醫學系, 而他自己想入牛津物理系或者科大的國際科研的。怎麼突然入了精算?

其實我之前寫過一篇不可能在同一時間捉兩隻兔子批評的就是他們家的入學目標不清晰, 並斷言他會兩個目標都實現不了!

結果如我所料全軍覆沒, 牙醫系嫌棄他沒有相關實習經驗, 又沒有修biology。而牛津更加不可能了。我是一個比較靠譜的人, 如果我講出一句關於你孩子的話或作出一個推薦, 我其實不是胡說的, 必定有基於某些事實的, 而他們不了解我, 以為我和他們一樣是不靠譜的人。他們失敗了也沒有太不開心的, 因為原本就沒什麼誠意, 只是投機主義罷了!P人特色。其實你到底是否目標清晰, 大學一看就知, 例如你告訴別人你要做牙醫, 一看, 你暑假跑了去玩物理學競賽沒有做牙醫相關的實習或活動?誰信你是想做牙醫的呢!而牛津物理學一看, 你那個物理學競賽沒有獎?誰認為你應該深研物理學呢?

我也勸過他家長不要讓孩子讀科大國際科研的, 因為會失業的。人家說「一個蘿蔔一個坑」,想做教授是一個坑20個蘿蔔!🥕🥕🥕什麼意思, 一個教授一生大約培訓到20個博士生, 但他退休後就只空出一個教授位置, 請問, 還有19個博士生幹什麼去了?幹什麼都有, 反正不是當教授的, 因為空缺太少。不過我也沒詳細解釋給他知道讀國際科研為何會失業, 反正我知道他也不會成功入到的, 人家面試官也不是傻的, 一看就知你是否適合。讀國際科研的孩子先要家境富裕不愁生活, 家庭能支持他三十歲才去找工作, 其實看看你profile做過什麼活動(那些活動費不費錢)都猜到家庭背景的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最後他會填精算, 可能就因為米米讀精算吧!他媽媽也沒問我, 問了也不會聽。

聖誕節時見過我的老博友L媽媽, 她說:「你自己不會知道自己多有影響力。」我又真莫名其妙, 因為我對她們家也沒幫上什麼忙, 也沒成功影響到L。

可能, 最後的最後, 孩子還是會受到我們家影響的吧!就像現在, 考場識的同學仔不也入了他自己沒想過要入的精算嗎?BTW 相比精算, 這個小朋友更適合做中學老師, 因為他是intp, 欠J。我以前看小紅書, 有精算師替同事做過mbti 測試, 基本上大部分精算師都是istj, 其次是intj。infj竟然也不少, 其實什麼型號都有, 但做得好的必定有J, 沒有J的人一面做一面叫苦連天, 感覺自己入錯行業活得很辛苦的。很簡單, 精算很悶, 重覆性很高, 必須要強J才頂得住, 還有是考牌難, 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

米爸說:「叫人做中學教師或公務員, 感覺好冇大志㗎!你冇理由阻人地實現遠大志向㗎嘛!」

咁又係, 雖然我覺得教師和公務員好正, 人工高責任又不那麼大, 最適合P型人, 但年輕的P型男孩是未知道自己不適合責任重大的工作的(P型很容易做錯手術或計錯數的), 到碰過的壁夠多了, 才會知道自己是什麼人, 適合怎樣個活法。

我就是一個碰過不少壁的intp, 最後我決定不上班最適合我, 我盡快解決了錢的問題, 然後就躺平算了。所以我工作那幾年做自己最不喜歡的跑數工作, 但不停跟自己說, 揾夠就可以躺平, 所以要努力, 最後我實現到自己的目標, 不是因為我賺了很多錢, 只是因為米爸替我把錢買了收息股, 我本身孤寒性格, 花來花去也花不完那些股息, 自然就不用工作了。

曾經有一個中學老師跟我說, 他一看就知道我將來會做他的同事, 當時我聽不入耳, 覺得自己不想做教師, 教孩子多煩呀!現在回想起來, 他是一語中的, 我真的很適合當個中學教師, 我有很強的歸納能力和教育天賦, 如果我當初選擇做教師, 我應該一直都在工作中, 因為我應該會把自己的工作做得不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