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我問了老公一條問題:「英國在殖民地印度和非洲都拿走了鑽石/黃金,到底英國在香港拿走了什麼?我們既沒有鑽石,也沒有古董文物啊!」
老公答:「錢!!」
他解釋,香港採購的任何物資都指定來自英國,除非是英國沒有的。例如巴士兩千萬一部。英國臨走前幾年還起了個赤鱲角機場,用了香港一大筆錢,什麼東西都是買英國的。當什麼東西都不格價,全部指定買英國的,價格便由它定,例如一道門,可以在其他國家三千元買到的,英國公司開三萬元也照買,當中的數目自有貓膩,這是利益輸送。買巴士丶起機場只是其中兩例,當然還有其他千千萬萬貨品或服務,又例如公務員子女在英國讀書費用可報消,不也是硬生生將港府庫房的錢轉去益英國的教育機構嗎?他們的子女由中學讀到大學,每年幾十萬學費!大家計一計條數。
昨晚,我問米米:「為什麼非洲和印度的人民都討厭英國這個曾經殖民過他們的國家,但香港人為什麼那麼懷念英國殖民時代呢?」
米米說:「因為非洲和印度在殖民統治時期經濟一直不好,但香港在殖民統治時巧遇經濟起飛,所以香港人以為那些光輝時刻是英國人的功勞。」
我想不到米米竟有此見地。
我補充一下,香港之所以在六丶七十年代經濟起飛,是因為國共內戰,國民黨員及有錢人都全跑來香港,帶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富。當一個地方有大量人口又有人帶資金來,自然會做生意及打工,於是經濟便興旺起來。舉個例,阿明帶了全部積蓄由大陸來香港,見到成街難民(有錢的沒錢的),阿明便用錢買了食材在街邊租個鋪位搞了一檔大排檔,做起生意來。後來生意越做越好,又請了幾個難民做伙計,這樣,阿明便為香港的GDP作出了貢獻。人人像阿明,經濟便蓬勃發展起來了!
從1945年至1980年,大批內地人偷渡來港,只要入到市區就發身份證,此稱為抵壘政策。
1980年10月23日才將抵壘政策改為「即捕即解政策」。
由1945至1997年這段時間,英國人有好好地管理香港,令香港發達嗎?
嗯🤔...... 他們是被動的。
例如難民沒屋住便在山邊搭木屋,怎料木屋越來越多,一發生火災便一發不可收拾,後來發生了石硤尾大火,大量災民,港府便不得不處理,將他們遷入徒置區,再大量興建公屋解決住房問題。如果港府不處理,民怨四起,打殺搶起來推翻政府就麻煩了!
同樣的事情有許多,例如消防員及警察貪污情況嚴重,最後還整了個「五億探長雷洛傳」出來,於是不得不成立廉政公署。
把香港治理好不是英國政府有心裁花,而是無心插柳,所以你說英國沒有功勞嗎?不對。說功勞全歸她嗎?也不對。
六丶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是一個天時丶地利丶人和的結合。
你如果將這個黃金時代全歸功英國,那是萬萬不可,因為成為轉口港,世界各地人來香港做生意,絕大程度是因為他們想跟中國大陸這個龐大的市場做生意。香港因為地理位置佔優,加上天生深水港方便停泊巨型貨輪,所以才經濟起飛。中國14億人市場的吸引力,也應記一功。
那到底英國的功勞大,還是中國大呢?
我認為應該大部分歸功於香港人本身的獅子山精神。
英國不是沒有功勞,但她在香港撈的油水,絕對足以抵消所有,如果香港沒有油水,鄧小平要收回香港時,英國怎會請戴卓爾夫人這樣的人物來和鄧小平談,希望續租香港,後來鄧小平說寧願打杖死人也不肯,嚇到戴卓爾卜階。(因為是在階梯間卜倒,所以是卜階,不是卜街。)🤣🤣🤣
注意:小黃人勿留言,會被刪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