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isfp朋友又向我訴苦, 說她的老公如何難相處, isfp的特色是, 她們是不懂得解決問題的, 面對困難, 她們選擇找個朋友吐苦水, 吐完就會暫時忘記了, 再發生時再吐, 所以結婚接近20年了, 情況依舊沒有改變, 日服一日, 年復一年, 問題依然存在。
我這個人面對問題時, 一是想盡辦法將它解決掉, 一是就把它放下, 不可能同一個問題會存在20年。但isfp不是這樣, 他們既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沒有放下問題的勇氣。所以一直生存在無間地獄!
這次我不再安慰她了, 我直接跟她說:「你做些實事吧!你兒子是不是已經18歲了? 趕快用他個人名義去申請公屋。」
其實「相見好, 同住難」兩公婆性格不夾, 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 就是買兩層樓, 分開住。
我知, 我知, 每次說到這裏, 就會有人說:「唓!鬼唔知咩!有錢先得㗎!」如果有錢就不用解難了, 這個問題根本一早不會存在。
有一個笑話說:「99%嘅問題都是可以用錢解決, 剩下哪1%的問題, 可以用更多錢來解決。」
現在我的isfp朋友就肯定沒有錢, 因為她已經做了十幾年家庭主婦, 錢都是從她老公哪裏來的, 要她老公另外買多一層樓給她和孩子一起住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買多一層樓寧願放租也不可能兩公婆分開住, 分開住意味著少了一筆租金收入。
所以她應該叫大仔以個人名義購買居屋, 到時爸爸畀首期, 大仔出來工作用自己嘅收入供樓, 這個居屋單位可以三母子住, 爸爸留在自己原本的住宅裡自己住, 這樣兩公婆的相處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如果大仔現在申請公屋, 他就在公屋的長龍之中, 有居屋推出的時候, 就可以用綠表申請居屋。
綠表對資產及收入的要求比較嚴格, 不可以太有錢, 她大仔還有4年大學/大專要讀, 這個時候收入和資產肯定不會超出政府要求。
米米因為跳級所以他現在還沒有18歲, 到他18歲的時候也差不多出來做事了, 所以米米不能排公屋, 但他可以用白表申請居屋。
米米出來做事頭幾年, 月薪應該會在三萬元以下, 他的資產也肯定不會超過61萬五千, 所以絕對合符白表申請居屋的資格。
isfp朋友聽我講完, 就像所有f人士一樣, 什麼事都會先想到困難之處, 例如大仔以個人名義申請的公屋/居屋可能面積非常細小, 根本不夠她母子三人住, 我說:「或者你老公肯自己一個人住細單位, 留返宜家間屋畀你哋三母子住呢!」她又說這樣不合法。我覺得, 這些問題到時才去解決吧, 說不定到時有新政策, 可以加錢買大啲嘅居屋呢, 如果你不採取行動, 這個問題係一世都解決唔到嘅, 如果採取行動, 起碼到時還有解決的可能性, 你不可能期望自己坐在哪裏抱怨, 問題就自動會解決, 必須做一些事, 然後一步一步地去接近目標。現在她應該為自己訂立一個和老公分開住的目標, 不是天天抱怨過日神。抱怨是完全沒有用途的!
幸好, 她終於都肯聽我勸, 先交了表格排住隊先。我連表格都替她download埋, 因為isfp的行動能力很差, 不要說是遇到真正的困難, 只要那件事比較麻煩, 都已經可以把她hold住, 原地不動。
我發現很多人都沒有思考過孩子18歲之後要為他安排購買物業的事, 但在香港這個地方, 樓價高企, 不可能還像幾十年前的父母那樣, 由得孩子自己去拼搏買樓, 只要有少少數感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單是要他們儲夠首期已經非常不可能, 一個月才幾萬元收入, 可能拍拖結婚花費也不少, 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儲到首期呀!
這件事我已經跟米米商量好, 將來我們給他資助首期, 他自己供自己的物業, 物業是他自己的名下。他聽到咁著數, 立即答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