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

直私名校生真的勁D嗎?

今朝和老公辯論了以上話題。

有人說,大學神科之所以收更多 IB及 GCE A level 的學生,是因為考這兩種試的本身就是精英,而考DSE的學生,撈埋了 band one, two, three的學生,所以整體學生質素差。

老公同意以上觀點,有搞 IB/GCE的名校如男女拔和聖保羅等,整體成績一定是比較好,來自官津的學生一定整體較差。所以老公贊同大學神科(留意:是神科才收如此高比率)收高比例的 IB/GCE是合理的。

而我的看法是,名校的整體學生質素一定是較高的,但到底有多高?我認為實際情況是比我們一般人想像的高度低,因為名牌效應,大家是過喻了一些。雖然考DSE的官津學生整體質素一定是較低,但由於人數夠多,就算叻人比名校生的比例低,但乘出來後,叻的學生實際人數也不少。因此,神科應該按考生人數比例錄取精英更為合理,這樣,窮苦學生才能夠向上流動。

大學神科如果錄取IB/GCE考生比例高,就會形成「上品無寒門」的趨勢,即是有錢人的下一代也有錢。

我和老公的看法不同,因此我再說服他。我認為直私名校生之所以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勁,基於以下原因:

1.選拔時間太早

一般直私名校是小學中學一條龍。小學收生時,選拔的學生標準為來自:讀那間幼稚園,樣子醒目,靈牙利齒,英文流利,簡單來說,是「外向」。但是,越升上去,內向者更著數,因為內向者比較能坐定定讀書,尤其做數學,一定是內向者更強。(在小學六年後,名校在中學會換走三成差的,收回一些勁的,如果沒有這一次換血,名校的大學升學率應該會幾肉酸😂😂😂)

2. 名校分心,基礎不穩

讀名校課外活動特別多,比賽特別多,exchange也多,—般正正經經讀書的時候較少,對於需要時間打基礎的科目較弱,例如數學及中文及非吹水式的科目,一般來說是理科。


老公聽完我講也頗同意。


結論:名校生英文好,presentation 得,適合法律和環球商業等神科,IB學生尤其適合。而醫科和建築,理科根基很重要,適合DSE和 GCE 學生。

我估看到這裡,名校家長應該有點不服氣,但我老實跟你們說,不要被名牌效應忽悠,名校中有勁有唔勁,如果你以名校身份而看不起人家官津仔,你要先 make sure自己仔女係勁果批囉!而官津家長, 畀啲信心自己仔女,請勿妄自菲薄。

4 則留言:

  1. 我來幫你做個6年的實驗。我兩個女,小學成績不相伯仲,即將一個津校,一個直資,6年之後看看怎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太好了!有你實驗一定更好!

      孖B是做這類實驗最好的,因為大家基因相同丶智力相近,成長環境一樣!這樣可排除大部分干擾項!

      另外歡迎報料直資和官立名校的教育體制優劣。

      刪除

歡迎來到好奇媽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