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寫了一篇: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上年93個狀元,今年才23個!少了60個,這未免太誇張了吧!未有疫情之前,一般每年大約40個,今年為何會搞到得23個?!🤯聽說是因為疫情時放寬了標準,現在疫情已過就把標準收緊了。
7月中DSE放榜,DSE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疫情期間DSE也沒有放寬標準,狀元數目和平常一樣是個位數字。
IAL 的情況應該和 IB差不多, 上年絶對也是有成績通脹的情況,ums分數線有被調整過,今年已經回復正常,難怪單是米米的學校,上年都有三個4A*(I AL 的狀元定義很難說,因為沒有規定要讀多少科,不過一般情況就是三或四科,所以四科A*應該可被視為狀元)。
你可能會說,到底有多少個狀元關我們咩事?我又沒有覺得自己的孩子是狀元。
嗯,我是從狀元的數目去推理各個考試系統考到好成績的難度,狀元越多代表難度越低。疫情那幾年,由於外國人寬容,調低了考試的評分標準,所以考IB和 IAL 明顯比考DSE著數。
疫情那幾年,大學收 non-jupas應該會多了,不過此情況應該只出現在神科。為什麼呢?假設你是中/港大醫科,有狀元你冇理由不收的,你亦分不到那個狀元更狀元,假如有30個 IB狀元申請醫科(其他去了申請外國大學),30個AL狀元又申請醫科,10個高考狀元又申請醫科,8個DSE狀元(全部)又申請醫科,咁佢一定有位就會全收了,因為冇理由不收狀元的呀!所以越勁的科系會收越多國際生。而不勁的科系可能會遵守比例(例如他們大約jupas收七成,non jupas 收三成)。
In short, 今年國際生的狀元總數會大減,這對DSE的精英考生是好消息,估計榜眼探花都有幾會入到神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來到好奇媽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