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米爸的舊同事說要約埋新年行大運,便一起去新通車的將軍澳大橋行一圈,行完再去附近餐廳吃一頓飯。
那日天色一般,但橋有風,很好行,大家因為疫情三丶四年沒見面,十分開心!一行10人,有一半是「陽過」。😂😂😂
晚飯時間又加入4個人,共14人吃,我覺得很神奇,他們是30多年前的舊同事,那間公司都執了廿多年,竟然還可以約到這麼一大棚人出來。14人中有5對夫婦,即有5個人不是在那家公司工作的,但我覺得三十幾年後約到 9個人也很難得。
我肯定是他們當中年紀最小的,他們的 age range 大約由55-65, 起碼大我十年,於是我就更有興趣去觀察他們,了解一下他們的人生。
五對夫婦中只有兩對有孩子,我們是其中一對,我們有一個兒子,而另一對夫婦有兩個兒子。另外一個沒有帶老公來的,也有一個女兒在英國讀碩士,簡單說14人一檯,只有4個孩子(全部沒帶出來)。
由於那家公司是金融機構,男士們都比較會理財,經濟實力不錯,可惜都沒有孩子,聽說是因為掛住賺錢和供樓,到想要時,太太年紀都較大了,又或者突然有些身體健康問題。而女士們,有好幾個都沒有結婚,原因有兩個,一是長得醜,一是遇到渣男。後者佔大多數。慶幸她們都有經濟能力照顧自己。
其實女人遇到不適合的人的機會是挺大的,因為女人適婚年齡大約是由二十多歲至三十多歲,就十年內要決定嫁給誰,這個時候出現一個不適合的人,離離合合拍個三五七年,結果完結時就沒有時間再找到合適的人了!
我發現在香港,真的是一代比一代難有下一代。結不到婚的人不少,結到婚又生不出來的也不少,生得出來的..... 很多夫婦選擇只生一個。
所以,大城市有人口萎縮的現象。
另外,我發現還有一個人口萎縮的情況是因為移民,以我們米家為例,和米米同一輩的堂/表兄弟姐妹,全部都去了美國。美國的華人人口大約1.5%, 當中有不少為大陸人。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認為他們有下一代的機會很低,尤其不是在美國本地出生的更難有下一代,因為他們不會想嫁/娶黑人,美國那邊的黑人又好,白人又好,也看不起黃種人,最弊就是他們黃種人也看不起其他黃種人,例如自命是香港人的看不起大陸人,ABC看不起英文口音不純正的華人。😑😑😑除非本身非常優秀,否則配對極其困難,華人女孩要嫁出去還好,但華人男人要娶老婆很難。
我一推算下來,跟米米說:「似乎米家的姓氏主力由你承傳下去了!」
米米說:「我可能係不婚主義者喎!」😑😑😑
P. S. 表兄弟姊妹不是米家一脈的姓氏,不必計算。而堂兄弟姊妹有5個,其中有4個男孫在美國(1個女孫也是在美國),只有米米一個在香港,4個在美國的男孫,有兩個在美國出生,有兩個最近才移民過去,我認為最近才移過去的很難在當地成家立室。而在美國出生的那兩個我從未見過,但由於家庭不完整,對婚姻未必有信心,也可能比較難有下一代。
P. S. S. 姓「米」是化名,大家應該知道吧!
P. S. S. S. 你可能說:「呢D野邊話得埋,可能人地米姓男孫在美國碰到理想對象,一下生三丶四個呢?!」🤔🤔🤔不是沒有可能,只是機會率很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來到好奇媽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