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母親來吃晚飯,我就做我最近學會做的水煎包,因為母親未必喜歡小高姐的西北人口味,我決定做回我們廣東人最愛的「韭菜豬肉餡」。
我問阿媽喜歡圓形的包子,還是餃子型的,包了兩個給她看,她說喜歡圓形的。於是我就包圓形的,但我發現自己真的不會包出有「摺子」的包。我媽說她會,於是就立即示範給我看。她洗了手,我問她有沒有用肥皂,她又去洗多一次了,我熟知母親做事,一向求其,她有P型的決點,很馬虎。
我見她包出來的第一個包子像包子,於是就我桿皮,她負責包,怎料她越弄越不像樣,為了遷就自己的差技術,還越包越少餡。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今天我想討論的東西,就是人做事為什麼要J一點(有計劃有步驟要求高的是J)。
我媽做包子失敗的原因:
(一)心急
她包得很快,但很醜。我問她,我們又不趕時間,為什麼要這樣草率做事?她自己也說不上來,她說見過人家包得很快,所以就模仿人家快。但問題是人家是因為熟手而快,她是模仿人家快,卻沒模仿人家熟手,質素很差,搞到原來剛好份量的餡被剩出來了,我有點生氣,搶回來做,才不至於搞到要開鍋炒熟那些餡料做另一道菜。我慢慢包,餡料全都包了進去,剛剛好。
(二)對自己要求低
我見她第一個包子成功了,就問她,為什麼人家的包子那麼多摺子,她的只有幾個?她說因為人家包得快,所以有二十多個。這明顯不是原因,原因是人家摺得多,至於速度快是不會多了摺子的,她包得也很快,但不見得多摺子。她不會去想清楚,為什麼人家包出來的那麼多摺子,我的那麼少?如果有一個人在我面前肯教我,我一定要她慢慢做給我看,問清楚,但我媽不會向人請教,只會求快,對成品的要求很低。我99是強J型,她也不會包包子,所以她就直接說自己不懂,不會像我媽那樣,一面說自己懂,然後「那那西西」交劣等的貨。我問她這樣越包越少餡,少餡的誰吃?她就說自己吃。我問沒包進去的餡怎辦?她就說炒熟來吃算了,我覺得她總是讓世界去適應自己的差勁,卻從不去想想怎樣才能做得更加好。其實很簡單,將包子皮再桿薄一點,撐大一點就行了,因為那個小高姐配方的包子皮的彈性很大,也不易破。
這天看自己媽媽做事手法,就見到自己的劣根性的來源,我從小做事馬虎,對自己要求不高,全部都是從母親身上學來的,又或者是遺傳來的,我們都很P。
我現在人到中年,慢慢發現了自己的劣根性,慢慢去改變自己,現在我學會了做事是有步驟的,但逝去的年華,就永不復回了!如果我十幾歲,就知道做事認真的重要性,書就會讀得更好,人生更有成就。
李錩玉的母親,十三個孩子都讀了博士,就是因為她的要求高,她對每一個子女,都說希望他們成為博士,她自己做事認真和要求高,就是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所以李錩玉為何辦案如神?就是因為夠認真,一滴血也仔細研究推理,真相才能大白。我們要學習他的做事態度,李錩玉是強J型的,可以肯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來到好奇媽媽的世界!